本报石家庄9月18日电(记者樊江涛 实习生朱洪园)9月16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对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违规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决定自9月17日零时至10月17日零时,暂停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30天。
8月17日,本报以《“不孝子”遭“人肉搜索”后爆情感类电视节目“行规”——为收视率雇人演戏骗观众》为题,报道了石家庄电视台“第三频道”播出的《情感密码》栏目,花钱雇临时演员制作节目,在节目播出时,也没有标明是“演员扮演”、“现场模拟”,让众多观众信以为真。该栏目播出的一期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讲述了一个极端的80后小夫妻“啃老”的故事。节目播出后,信以为真的网友对节目中“80后小夫妻”展开了人肉搜索。
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该频道停播《情感密码》。
记者了解到,近日,广电总局为此对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第三频道”开出罚单。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指出,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未经批准,擅自将影视频道更名为“第三频道”,并变更频道标志和节目设置范围。该频道于今年年初开办一档情感故事类栏目——《情感密码》,委托河北九天传媒有限公司制作。6月29日,该栏目播放了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节目,雇人表演了一个“不孝”儿子对父亲出言不逊、百般欺辱的故事,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伦理道德观,误导了广大受众,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损害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形象。
为严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纪律,广电总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对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给予暂停播出30日的严肃处理,并责成河北省广电局依法吊销河北九天传媒有限公司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通报》得到了一些网友的支持。有人指出,此类放大扭曲的伦理道德观、误导广大受众的电视节目,就应该严惩。也有人指出,情感类电视节目找演员扮演、造假,已成业内较为普遍的做法,并非《情感密码》一家。如何杜绝此类现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广电总局在《通报》中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节目制作机构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认真清查所有同类节目,主动纠正各类违规行为,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