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9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63.3%受访者支持国家文物接受公众监督

文物破坏主要发生在哪些情况下?85.6%的人首选房地产开发

本报记者 韩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27日   07 版)

    赵本山旗下刘老根会馆被指破坏文物。

    漫画:朱慧卿

    近日,刘老根会馆被举报“破坏文物晋翼会馆”,引发公众对历史文物保护的强烈关注。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论坛,进行的一项千人调查显示,77.3%的人关注刘老根会馆破坏历史文物的新闻。

    现在很多收藏家收藏的文物都不是通过正规渠道

    山西省长治市一家培训机构的张鑫老师认为,现在不少地方的历史文物都遭到严重破坏。他的老家在革命老区,村里有一处朱德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房子,他觉得应该算历史文物,但就在门口挂了一个牌子,没有任何保护。

    调查中,29.9%的人觉得自己所在的城市不重视历史文物保护,33.3%的人感觉重视程度“一般”,43.3%的人感觉比较重视。

    2005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景辉就曾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然而5年多过去了,文物频遭破坏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他觉得很遗憾,“与刘老根会馆破坏文物晋翼会馆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不鲜见。”

    本次调查显示,89.9%的人认为当下中国大多数历史文物值得保护,其中60.1%的人认为“必须要保护”。

    对历史文物的破坏主要发生在哪些情况下?调查中,85.6%的人首选“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破坏”;其次是城乡规划建设破坏(82.4%),排在第三位的是“旅游开发、游客破坏”(69.4%);63.6%的人认为建会馆、休闲场所等商业场所会破坏历史文物。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认为,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文化遗产被破坏的高危险期,在其他国家也是这样。未来20年,我国经济发展还将处在比较快的发展时期,也仍将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高风险期。

    陆建松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基础建设往往伴随着对历史文物的破坏。比如郑州、洛阳等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往往是文化遗产分布的集中区。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公路、桥梁、铁路修建,经济开发区建设,旅游开发等过程中,文化遗产很难不被破坏。此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大量文物考古发掘、博物馆保存不当等都会带来文物破坏。

    而且,民间文物没有登记制度,缺乏管理。现在很多收藏家收藏的文物都不是通过正规渠道。陆建松认识一位西安收藏家,他在附近每个村庄都有联络员,联络员把好的文物拍下来发给他,他挑选后买过来变成私人收藏,然后再卖出去。文物拍卖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文物的盗窃走私。

    历史文物频遭破坏的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80.2%的人认为首要原因是“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其次是“行政权力对于商业利益的袒护”(71.1%),排在第三位的是“政府文物保护投入不足”(65.2%)。

    其他原因还包括:缺乏公众监督(63.6%);商家对经济利益的追逐(62.1%);有些文物没有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缺乏保护依据(48.1%);社会对文物价值认识不够(44.0%)等。

    如何避免历史文物频遭破坏

    如何避免历史文物频遭破坏?调查中,79.2%的人认为应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76.1%的人认为要完善文物保护相关法律;66.0%的人认为应加大对破坏文物的惩罚力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万建中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文物保护相关法律不完善,破坏哪一级文物受到什么样的制裁没有明确规定。在法律执行方面更欠缺,破坏历史文物遭到法律惩处的案例很少。

    陆建松认为,我国文物法规不健全还表现在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制度上。全国的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到目前为止,纳入到全国三级保护的单位也就7万多处,而据最近的文物普查,确定的文物点是47万处。这就给政府、老百姓造成一种错觉,凡是没有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都可以去动。

    陆建松表示,文物管理部门是法定的国家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对文物保护有监管责任。但目前文物管理部门在人手、装备、技术、资金、人员素质方面都不足。在城市化、大量基础建设中发生的破坏,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很难监管。

    “目前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需要更加完善。”万建中说,文化遗产涉及面广,除了古建筑、古民居以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多,都应该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有很多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目录的同样很有价值,所以应该重新进行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格、标准应该大大降低。

    2003年,陆建松去意大利考察时发现,意大利实行全国文物登记制度。凡是纳入文物登记制度的文物,个人和地方政府领导都不能动,动的话必须征得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此外,文物遗产管理有相应的民法和刑法条款。被纳入国家文化遗产的房子,不能擅自动,装修必须征得文物部门的同意,若隐瞒不报,轻则民法,重则刑法。条款同样适用于地方政府的领导。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63.3%的人建议所有文物打开大门,接受公众监督;52.7%的建议通过媒体曝光;52.0%的人认为文物保护人士守土有责。

    万建中认为,目前民众在文物遗产保护方面观念越来越强了,这是保护文化遗产很重要的力量。公众监督需要公众舆论、媒体形成合力。

    “像举报刘老根会馆的曾一智这样的人士,举报之路走得很辛苦。”庄景辉认为,有良知的专家、有话语权的人士,应该站出来多为文物古迹保护说话。“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官员、领导,他们应具有保护的意识。大中小城市的各级领导人应学习历史、美术知识,防止决策武断。”

    意大利的文物保护

    2003年,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去意大利考察时发现,意大利实行全国文物登记制度。凡是纳入文物登记制度的文物,个人和地方政府领导都不能动,动的话必须征得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此外,文物遗产管理有相应的民法和刑法条款。被纳入国家文化遗产的房子,不能擅自动,装修必须征得文物部门的同意,若隐瞒不报,轻则民法,重则刑法。条款同样适用于地方政府的领导。

本报记者 韩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9月27日 07 版

63.3%受访者支持国家文物接受公众监督
88.5%受访者认为我国当下急需倡导“袁隆平式财富”
中国留学生在意大利“住院”的见闻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九十周年校庆公告
三金西瓜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