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花白的杨振宁安然坐在台上,思维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听力已经衰退。面对记者和年轻学生的提问,他需要一次次略带茫然地转身向旁边的杨建邺询问。
这是发生在9月15日《杨振宁传》新书发布会上的情景。76岁的杨建邺是《杨振宁传》的作者,该书增订版由三联书店最近出版。
“杨先生已经89岁了。”在大声对着杨振宁的耳朵重复完第一个问题后,杨建邺扭头向台下的年轻人解释道。
在89岁的杨振宁身后,大幅海报里则正站着一个风华正茂的杨振宁。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经29岁的杨振宁介绍,奥本海默同意25岁的李政道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在普林斯顿的草坪上,派斯、戴森、杨振宁和李政道四个后来在学术界大名鼎鼎的青年才俊,留下了这张照片。
如今,在多彩的现实和黑白老照片之间,时间已几乎整整过去了60年。照片里曾亲密合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杨、李二人,早已在40多年前经过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后,分道扬镳。
这场争端,多少也推迟了《杨振宁传》的面世时间。据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介绍,三联书店原本在2008年就计划出版一本杨振宁的传记,但迟迟没有付诸实施,原因不仅在于没有找到理想的书稿,而且也在于杨振宁的传记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杨振宁、李政道二人的恩怨是非,三联书店不想首先在大陆提起这个话题。
直至2010年1月,季承所著《李政道传》在大陆出版。“我们想,在三联出版一本与之对应的《杨振宁传》适逢其时。”李昕说。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授杨建邺在2003年所著的简明版《杨振宁传》,进入三联书店编辑的视野。
早在1996年,刚刚退休的杨建邺曾致信杨振宁,想为其立传,遭到杨振宁回信拒绝——“现在还不是合适的时候”。用6年时间收集了杨振宁的相关资料后,杨建邺决定先斩后奏,在2003年写成简明版《杨振宁传》,并由出版社出版。不过在该书中,他回避了杨、李二人的恩怨历史,时间也截止到1999年杨振宁从美国的大学退休。
2004年,杨振宁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一家书店里,他发现了这本传记,“觉得还不错”,决定邀请作者到自己在清华的别墅“归根居”面谈,“纠正其中的很多错误”。
三联书店则在6年后得到杨振宁本人授权,开始编辑出版《杨振宁传》“增订版”。杨建邺在原书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大幅度扩充,字数和图片都增加了一倍以上。
传主杨振宁邀请作者不仅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采访,还到他曾工作过的香港中文大学采访。成稿后,杨振宁通读全稿,纠正其中一些史料的偏差,并提供了百余幅配图。记录的历史也从1922年杨振宁出生一直到2010年,其中包括他的家世背景、学术生涯、科学成就、社会活动以及私人生活。记述的时间比此前的传记增加了10余年,而杨、李恩怨以及杨振宁回国前后的历程也成为新增内容。
上世纪60年代初,杨振宁与父亲杨武之曾在瑞士和香港多次见面,父亲几乎每次都会劝已获诺贝尔奖的儿子回国效力。直至1973年去世,杨武之生前最终未能如愿。不过,在他去世31年后,他的儿子决定回国,实现父亲的遗愿。
被问及前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有关“回国”的想法的变化时,杨振宁回忆,1962年的一天,他和父母在日内瓦吃完晚饭后,父亲告诉他:“我们自己小时候中国连一根针都不能做,现在中国可以大炼钢铁了,以前文盲满地都是,现在小孩都可以上学了。”只是在父亲还没介绍完“现在中国做得怎么怎么好”,便被母亲一句话打断了——“你不要光讲这些,我到街上去站了4个钟头买豆腐,结果只买到歪歪倒倒的一块儿,有什么好?”父亲顿时大怒道:“你专门给儿子错误的印象。”
“关于我要不要回来这件事情,我的父母在我身上所产生的感情冲突是我无法能够描述清楚的,我并没有回来。这个当然有无数多的道理可以讲出来,我在那里的工作做得很好,夫人杜致礼在美国,有三个孩子,他们基本上不怎么会讲中文。”杨振宁解释说。
1996年,在杨振宁快要退休时,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和一位副校长找到他,“希望能回来帮清华搞一个研究中心”。此时,在杨振宁看来,情况跟改革开放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所以非常自然地就答应了”。然而,他还是未能在当时回国,因为杜致礼得了癌症,一家人为此专门讨论是搬回中国还是留在美国。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搬回中国到301医院治疗,条件固然很好,但三个孩子都在美国,无法看到杜致礼,所以还是留在美国。直至2003年杜致礼去世,杨振宁决定兑现他多年前对清华的承诺。
“这是我个人一生里面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敏感的问题,我没有办法完全讲清楚。”杨振宁在回国7年后的今天强调道。
本报记者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