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人”怎么做学问?
林燕平比喻说,得像一粒种子,植根于泥土,生长于泥土。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海归博士”走进了宁夏西海固,她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穷。从那以后,她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西海固的田间地头,那片贫瘠的土地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她的研究也从宏观转向微观,她用笔详细记录一个名叫骆驼巷村的村庄的点点滴滴,她希望,自己能够一直记录下去,留下一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字和数字。
林燕平,1954年生人,生长在北京,1999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从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教育结构分析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日本学界颇受好评。回国后,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2002年10月,到宁夏社科院挂职后,她常常听到身边人说起西海固的贫穷。
宁夏西海固地区,是全国贫困县集中的地区,以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严重匮乏、贫穷落后著称,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11~12倍,被联合国确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当地人形容:“喝的是窖水,住的是土炕,走的是黄土路,穿的是旧衣裳。”
2003年春节前夕,一场大雪把她留在固原市原州区红庄乡骆驼巷村,命运让她与西海固结缘。她走进农民家里,难以想象的贫穷让她“震惊”了。
她留在骆驼巷村进行了23天的走访,农民那刻着皱纹的脸庞、娃儿们那紧锁的眉头下的双眸、身患绝症无钱治病的病人、灶房里一个个冻坏发黑的洋芋、辍学的女娃……撞击着她的心灵。
身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乡土中国一无所知,她甚至觉得花费那么多时间赢得的“博士学位”,显得那么没血没肉。当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后,他们怎么还那么穷?城乡差距为何如此大?
林燕平在实地考察中曾看过很多大字不识的农民的户口簿,在文化程度一栏上,盖着“已脱盲”、“小学”等图章,更令她吃惊的是,一些聋哑人、智力障碍者的户口簿上也盖着“已脱盲”的图章。这让她回想起了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日本学者对中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质疑给她带来的尴尬与困惑。
问题和思考,一个接着一个。她还对自身做学问的方法开始产生了怀疑。
临走的时候,有村民来送行,林燕平深感农民是那么渴望有人了解他们、关注他们、帮助他们。
回城后,她作了一个决定:“要以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视角真实地观察、记述骆驼巷村的农民生活,以一个独立行者的思考读解骆驼巷村农民生存发展现状。”
她的理由是:“只有真正读懂了农民的生活,才能够解读农村社会的走向,才能够解读中国社会的走向。”
从那以后,她成了骆驼巷村的常客。
老乡们早就习惯了穷,却对她干的事不理解,总有人问她:不在大城市好好呆着,一趟趟跑这穷山沟子,有啥好研究的?
林燕平总是一笑而过。
为拿到最精确的数字,她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调查的艰辛难以想象。大雪天,深一脚浅一脚,随时有可能滑倒。走访偏远的农户,晚上借宿,和农民挤在一个炕上,夏季蚊蝇跳蚤难耐。有一次,她坐的车子在下坡时突然失控,万幸的是,车子被卡在逆行道上靠山梁的一侧,顺行道旁边是想起来都让人后怕的山崖。还有一次,装满了八袋原始数据的手提包在车站被人偷走,让她备感沮丧。
6年的实地调查,让她搜集了骆驼巷行政村500多户农家的完整数据。2009年2月,《山村的守望——西海固骆驼巷村实地考察》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在学界引起震动。著名的“三农”专家李昌平评价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改变了他对“海归”的看法,也改变了他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方法。
在书里,林燕平写下了很多感慨:“我身体力行,对抗数据造假。我要用事实说明,统计数据与政绩挂钩,结果往往会造成数据失真的严重性。”
书刚出版的时候,有人开玩笑说,有两拨人捂着胸口看完了这本书:一拨人是识字的百姓,他们看后感到激动和欣慰。还有一拨是基层干部,看完了感觉浑身不舒服。
多年的积累,让她对科研工作有了反思。她感觉,不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不愿意深入到基层,只是凭电脑、凭书本知识、凭想当然写文章,脱离了实际。
“社科研究能否植根于本土,植根于民众,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否科学决策的问题,直接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布局。科研人员不深入基层,不深入民众,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可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分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林燕平说。
目前,林燕平正在执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的研究报告《西北农村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的难点及问题——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贾川乡董湾行政村、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骆驼巷行政村的实地调查与跟踪》。这项课题是2009年立项的,到现在已发表中间成果约10万字。
林燕平计划,在此报告结束之后,开始撰写《山村的守望》第二部。
现在,每次去西海固,总会有人问她的研究什么时候结束。
她总是回答:“还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