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王新宇:

科技达人的诗意生活

实习生 杨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17日   12 版)

    王新宇在做实验。

    站在舞台上,王新宇西装搭配牛仔裤,打着领带。在他身后,汪涵、欧弟和其他3位主持人使劲调侃着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大男孩。他轻轻闭上了眼,缓慢而深情地,向着对面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美女,朗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在这一期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中,王新宇作为复旦诗社的代表,首次登上这个舞台。当时刚刚大一的他,在去录制现场之前,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目的名字。

    在去往长沙的前夜,王新宇还在熬通宵赶写物理实验报告。谁也没有想到,19个月之后,王新宇会以“科技达人”的身份,再次登上这个熟悉的舞台。

    在学业负担和兴趣爱好中找到平衡

    中学6年,王新宇都是在东北育才学校度过的。

    他的高中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每天早晨6:10起床,6:50就必须坐在教室里;上午5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有时候上晚课,有时候考试;之后是晚自习,写堆成山的练习册……

    如果不是保送成功的消息传来,王新宇的“标准式”高中生活,也许要一直延续到6月7日。

    这个喜欢笑的男孩,在2008年的夏天,被保送复旦。高一时王新宇就因为在国家级竞赛中得奖,获得了保送资格。“压力没有那么大了,但也不敢轻易松懈。”

    如果不是在高中时加入学校的“机器人技术科学研究实验室”,王新宇的人生之路也许不会如此平坦。

    出于对电子方面的兴趣,一到高中,王新宇就加入了这个实验室。“当时就是感兴趣,想玩儿,进去之后才知道原来还可以参加比赛,比赛还可以获奖,获奖还可以保送。”得知能够保送,他挺惊讶,“这个比赛在我们那个时候还是很不流行的。”

    王新宇和其他两名同学组队,设计了“可自动分析并告知逃生方式的火灾初期语音疏导系统”,并因此获得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与另一名队员老达,一起被保送复旦。他们在大二成为室友,和另外两名同学共同“缔造”了“史上最牛大学寝室”。

    王新宇的经历再一次证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不过,对于以学业和高考为主要任务的高中生来说,必须要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兴趣的关系,否则可能会误事。

    “如果兴趣和学习冲突,那么我可能先学习再兴趣;如果兴趣和休息冲突,那么我先选择兴趣。”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与广泛的兴趣爱好中,王新宇有自己的平衡方法。

    在人才济济的东北育才学校,竞争自然十分激烈,王新宇也时常觉得“作业多得做不完”。每到这时,他会先把作业浏览一遍,有些相似的题型,就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解答,其他就不再重复了。

    有的时候,老师为了巩固某个知识点,难免会让同学多做几道同一类型的题目,但如果王新宇搞懂了这类题型,就绝不会再重复做无用功。“我会真诚地与老师沟通,老师自然也会理解,前提是要有成绩的保证。”这是他在海量作业中还能抽时间搞发明又不影响成绩的主要原因。

    科技达人还是文艺青年

    王新宇的“小作品”,似乎都与火灾有关。他不喜欢用“发明创造”这个词。“我们做的这些还算不了什么,寝室同学一起做的东西,我们习惯称它们为‘小创意’。”

    2010年11月,上海胶州路大火带走了58条鲜活的生命。有感于此,王新宇和学姐一起,研究“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火灾报警系统应用实现及其改进方法”。“一般火灾报警都是有线的系统,我们希望研究一下无线的传输方式能不能应用。”最终,他们证明了无线传输方式的可行性。“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王新宇补充道,“比如无线穿墙能力、传输距离、会不会丢失信息等。”

    王新宇之前的获奖作品也是与火灾有关。他们设想将系统安装在大楼里,一旦着火,它可以探测到着火点,并根据着火点计算分析一个逃生方案出来,然后通过广播告诉楼里的人,怎样最快最有效地逃生。

    “我们当初提出这个想法距离省级比赛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了。”王新宇回忆道,“从2006年2月20日开始,利用假期10天,再加上开学后的20天完成的。”开学后,每天除了上主课,王新宇和他的队友们一直泡在实验室里。“对着电脑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最严重的时候晚上做梦都是代码。”

    因为感兴趣,王新宇一直坚持了下来,他的童年并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由于喜欢“鼓捣”,拆了家里坏了的小电器并且独自修好受到表扬,或是拆了家里完好的东西不能还原而被父母暴打一顿。在他的童年记忆里,自己拆了坏了的闹钟也没有修好,拆了完好的遥控车也还是能重装回去。“男孩子嘛,都喜欢动手。”

    王新宇喜欢诗歌,这和传统的理工男形象大相径庭。

    来到大学,加入的第一个社团就是复旦诗社。看元老级的成员写诗,参加诗歌诵读会。

    他也喜欢拍照。在获得“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之后,“最牛寝室”的4位成员,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领过奖,王新宇拿着相机来到798艺术工厂、后海、南锣鼓巷,拍下五彩斑斓的照片,这次北京之行被他戏称为“文青路线”。他说:“798适合一个人去,可以静静地拍一天。”在一张朋友为他拍的照片里,王新宇手托相机,望向镜头,下面是一行字“我一直在镜头里,寻找你”。

    “有的时候,人们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定势,爱科学的孩子一定要崇拜一个科学家,爱诗的孩子一定崇拜一个诗人,我就不可以是个喜欢爱因斯坦的诗人?”王新宇笑着说。

“文学少女”老爸的“育女心经”
科技达人的诗意生活
诺奖得主在学校终于有了自己的停车位
中学时代要“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