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并逐步推进至今已有10年。由于一个社会教育系统实际运行的课程形态,必然折射出这个国家未成年人生活、生存、成长的基本状态,因此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得失,在眼下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
课改10年,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新课改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得到了集中强化;教育领域从历来只谈教学不谈课程,到开始对课程建立起系统的认识……这些变化不断激活着社会各界对新课程的认识,几乎没有人说不要改,这个收获就很了不起。
然而,与公众对新课改的期盼强烈并存的信心不足,则显示着基础教育整体面貌还与它的理想状态相距甚远。一项网调表明,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之后学生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仅1/4的教师对新课改表示满意。还有专家列举了没有很好体现出当年设计的课改方案中的四大亮点:力求打通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分流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的选修课,中考、高考选拔学生时,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情况要占30%。
为什么新课程中许多好端端的设计在现实中实施不了?一种分析指出,新课程不仅在实验阶段的一些配套性措施跟不上,而且推进的阻力之大更难以想象。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不作为,导致诸如“择校风”泛滥之类公众关心的具体问题长期解决不了,根源就在于有些既得利益集团实际上垄断了教育资源,而他们绝对是不支持新课改的。
正是在这个被认为“难度不小、进展不大”的大背景中,坚信新课改有内在的动力,推崇行动者力所能及搞改革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日前推出的一批新课堂的改革案例,就显得弥足珍贵。虽然相关的几位校长自发地在新课堂探究新课改的模式不同,却都以不寻常的理想、激情、毅力和智慧致力于改革,从而既带给后来者种种先行一步的课改经验,又体现了他们自身勇于实践、百折不挠的某些草根特质。这恰恰是当前新课改最稀缺的资源。
据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审议工作已全部结束。新课标的主要方向是使各个学段的目标更明确,比如每个年级学什么,达到什么样的量,对教学方法也有一些建议,对教科书的编写也提出一些新要求。总之,这些工作的组织者称既坚持了改革的理念,又比修订前更加实际,可行性更强。
“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口中说了出来,也写进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孩子们却要面临学业负担过重、睡眠时间过少、独立思考能力不足、自由表达空间太小的反差。这个现实与新课改的核心价值定位——真正为了孩子们的和谐发展还不相称。
基础教育如何给予每个未成年人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如何提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贡献率?这类能否助推教育回归本质的深层次问题仍在叩问着新课改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