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17日开始,“挑战杯”决赛场的气氛严肃了很多。一个个穿着正装的年轻小伙子和姑娘如同阅兵场上的士兵一样,正在等待评委对他们的“检阅”。能走进“挑战杯”决赛的选手已是一路“过关斩将”,但谁的作品最好还是得让评委来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本届“挑战杯”决赛的部分评委,了解专家和学者对第十二届“挑战杯”决赛作品的评价以及由此体现的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的亮点和趋势。
发明专利越来越多
耐水性特种合成纸,田间自主式智能喷洒机器人,发一条短信就可以迅速改变救灾线路,花1元钱就能让断掉的手指活动起来……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在“挑战杯”上都变成了现实。
“我亲眼见到了很多大学生可以做的科技创新。对本科生来说,做很大的项目不切实际,但是他们可以动手做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创造。即使有些看上去简单粗糙,但是简单的原创,有学生的思想。”机械与控制组评委、四川省科协副主席曾祥炜说。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机械与控制组评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孟嗣宗对此也深有体会。他举例说:“过去,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热原(注: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注入人体过量可危及生命)曾导致过医疗事故,南京中医药大学发现了超滤膜和在线监测系统,要找到这种膜需要多次试验,他们能发现出来,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很大。”
中国最早一批申请到国内和国外专利人士之一的曾祥炜还注意到,“挑战杯”决赛上有很多作品已经申请专利,“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专利,这是对他们知识产权的尊重,也能说明更多大学生开始寻找市场空白,从实际生产中寻找发明的方向”。
不过,从这次“挑战杯”来看,大学生科技发明类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工程组评委、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陈燕南直言不讳:“有些学生的作品存在堆砌和拼凑的问题,是现有技术集成,反而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智力投入不多,缺少灵感和独创思维。我们始终提倡大学生科技创新有自己的灵感,哪怕现在出来的还是很粗糙的形态。”
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兼顾
在“挑战杯”决赛场上常能看到: 科技发明制作类的展位前挤满了人,不时还有惊叹声发出。而数理类的展位前就有些冷清,过道里也不见几个身影。很多媒体记者走到展位前看一眼印在海报上的标题就转身而去。
“本届‘挑战杯’自然科学类应用性研究的作品确实很不错,体现出很多本科生极高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有的已经达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水平。重视应用性研究,提倡自然科学转化为生产力,为现实生活服务,并不意味着基础性研究不重要。”能源化工组评委、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龙说。
尽管基础性研究因相对枯燥和难懂而让很多不具有专业知识的人 “望而生畏”,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届“挑战杯”上缺席,有的研究已赢得国际自然科学界的认可。
1920年,科学巨匠玻色和爱因斯坦曾预言一种新物态,后来被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2001年,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等人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次“挑战杯”决赛上,清华大学王春吉带来的研究项目是《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在美国读硕士研究生的王春吉没能来“挑战杯”决赛现场,由清华大学大四学生高天琪代他接受评委问辩。高天琪已经被清华大学物理系推荐硕博连读,这个文静的小姑娘打算在“凝聚态”领域里继续探索。
高天琪介绍,王春吉的这篇《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发表在公认的物理学一级学科国际最权威的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已被国际科学文献(SCI)权威检索收录。“这篇论文的影响因子达到了7.180。你看看旁边的一些论文是4点多,都已经很不错了。”高天琪指了指隔壁展台的海报,扬起嘴角大声地说。
“基础性尤其是纯理论研究,可能做上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出不来实际成果,坐的是冷板凳。可是一旦基础性研究有了一点进步,科技水平就会向前发展一大步,甚至能改变世界,不是吗?”高天琪说。她会不厌其烦地跟人解释“凝聚态”。
“不管如何追求应用性研究,还是要回到科学基本原理上来。一些基础性研究没有看到走向应用,但同样很重要。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不应该有偏颇。”吕龙说。
不过,大学生从事基础性研究也需要具备一些客观条件。“基础性研究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学校提供连续性支持以及良好的科研环境。”吕龙表示。
人文社科类研究
重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从上一届比赛开始,我就发现一些人文社科类作品不仅发现和描述问题,更多的是参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从这届挑战杯来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原司长、“挑战杯”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奚广庆说。
奚广庆提到中南大学的研究项目《科学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指导下发展有色金属循环产业研究与探索——以中国银都永兴县为例》,“这些学生在‘三下乡’活动中看到永兴县废金属炼钢,家家户户冒黑烟,环境污染很严重。他们不仅发现了问题,还拿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同县里一起合作,建起科学园,还设立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中心,探索生态管理模式,让当地的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据了解,中南大学这个项目团队为永兴县有色金属循环企业创造价值上亿元。
“发现社会问题,还能参与解决问题”,在这届“挑战杯”决赛中,中南大学的研究项目不是个例。
北京科技大学50名余名学生在2007年、2009年先后到淮河沿岸7个城市、多个村镇进行调查,他们发现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黄孟营村等地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严重。他们不仅形成文字材料,还联合当地环保组织,从日本引进生物净水装置,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使30余个村子的饮水难题得到缓解。最后,他们完成研究成果《一份来自淮河沿岸六个癌症高发村水污染治理现实紧迫性的调研报告》。
短期支教是大学里常见的学生实践活动。同济大学的常亚宁发现,大学生短期支教“往往没有任何准备,就像一场乡村假期旅行。很多孩子是‘被支教’,大学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也留下了失望”。常亚宁调查访问了甘肃省陇南成县、会宁县20所小学2000名受教学生、40名教师和100名大学生志愿者,联系了两个相关政府部门和两家爱心组织,探索出短期支教的新模式。常亚宁还跟教育学专家一起合作,编出适用于短期支教的教材——《微笑成才五部曲》。近年来,常亚宁研究出的“短期支教创新模式”已在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的25个学校推广。
奚广庆说:“过去一些人文社科类研究有种 ‘教科书思维’,总想做得很全,找到终极真理和完美的方案,今年“挑战杯”就比较少见了”。
本报大连10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