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死磕地沟油,直到柳暗花明

严辉文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20日   02 版)

    不久前,来自卫生部、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和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7家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对目前征集到的5种检测地沟油方法进行试验发现,这些方法基本无效。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全世界也没有检测地沟油的有效方法;连媒体也跟着叹息:跟地沟油玩“躲猫猫”,咱们又输了!(《中国青年报》10月19日)

    “明明拿了地沟油检测,就是检测不出来”。在与黑心地沟油厂商的博弈中,对方反倒做到了知己知彼——监管部门检测什么,人家抹掉什么。总之是在这场检测与反检测的“躲猫猫”之战中,监管方和科学检测都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了。

    这对于地沟油治理,不是一个利好消息,不过对于认清严峻形势,从而改进治理,又不无好处。至少关于地沟油治理的思路更加明晰了。对地沟油国内外尚并无特效的检测技术,堪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何以其只在中国的餐桌上无限风光呢?看来,对于地沟油的管理,还得多学习借鉴国际上更先进的办法和理念。

    比如德国,为每一桶泔水分配了一张“身份证”,餐厅必须跟政府签订回收合同。在加拿大,人们不能随意向下水道倾倒废油,否则将会被处5万美元罚款。在英国,餐厅后厨的餐厨废油,直接流入由一根专用管道相连的储油箱里,然后定期运往政府指定的加工厂,进行处理,生产生物柴油等燃料。

    除了国情不同、商家诚信意识不同之外,从这些资讯里面不难读出于改善监管可资借鉴之良策。一是这些国家首先从源头上进行身份识别,从而切断了地沟油回流餐桌这一“主渠道”。二是重罚重处,向下水道倾倒废油就罚得这么重,向人的肠胃倾倒废油呢?可想而知了。三是全程监管,从开餐馆的人开始,人人都有治地沟油之责。

    我比较担心的情形是,对地沟油国内外尚并无特效的检测技术,成为又一个监管缺失的托词。如果一方面消费者唏嘘感叹,另一方面在看不见的战线上捞金的地沟油生产商、经销商们喜出望外;如果科学无法检测,监管时有时无,继续用我们的肠胃来检测地沟油,那就不只是地沟油治理和监管“双输”,而是令亲者痛而仇者快的监管笑话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眼下最应该坚持不懈的莫过于千方百计的综合监管了。我以为,在监管方面关键是要保持长期的打压态势,让玩地沟油者不论算道德账、法律账、经济账还是人生账都得不偿失,最终不得不亮出白旗转向合法之途。重点又莫过于监管队伍自身过硬,再也不能让“地沟油”的地下经销商们轻易收买监管者,或者大过类似动画片中老鼠戏猫的瘾,玩弄监管者了。

地沟油潲水油,“油油”煎熬公众心
居民收入还是没有跑赢减速的GDP
死磕地沟油,直到柳暗花明
“宣传”苹果 1200万竞豪奢
50万大学生退学对高校是鞭策
论文大赛260个一等奖 匪夷所思
要钱还是要文化
微言快语
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