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播撒科技创新的火种

——访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

本报记者 陈凤莉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20日   11 版)

    “挑战杯”走过二十二年,参与面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一项吸引全国高校学子踊跃参加的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

    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挑战杯”该怎样坚守好自己的使命,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学术与功利的博弈中,如何让“挑战杯”回归本质,让它作为一个“龙头”和指向标,带动更多的高校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让更多的大学生以青春的激情和兴趣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中?为此,记者专访了“挑战杯”竞赛的主要组织者——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

    从活跃学校气氛的小赛事到凝聚全国高校的大盛会,“挑战杯”走向成熟

    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挑战杯”已举办了十二届,从最初的小规模到现在有几百所学校入围决赛,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挥其功效的?

    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首届“挑战杯”1989年创办,从一开始就很成功。因为当时高校之间交流很少,而“挑战杯”的出现打破了很多高校之间交流的围墙,充分呼应了时代的召唤和学生的需求,因此高校和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很高,从第二届开始规模就迅速扩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奥林匹克”的规模和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全国、省级、校级赛事共举办两万余场,覆盖全国2000余所高校,参与学生近千万人次;竞赛获奖者中,有70%的学生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有近30%出国深造,已产生几十位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试验室负责人和近百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培育出诸如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中文语音产业的领头人刘庆峰等在学界和商界均有重大影响的青年企业家。

    记者: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高,参赛范围越来越广,是否对主办方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负责人:作为主办方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从第六届开始,一些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比如一些大件、高端和前沿的作品和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科技含量并不高但又实用性强的作品在一起同场竞技,评判的标准就产生了问题。再比如一些综合科研实力很强的著名高校和一些水平相对一般的高校相比,后者的作品水平很难追上前者,但“挑战杯”又不能变成纯粹的精英俱乐部,更不能成为评判一个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标杆。我们希望全国高校都能来参加,我们的目的是营造一个科技氛围,鼓励更多学生能有兴趣参与。

    记者: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挑战杯”是怎么解决的呢?

    负责人:当时,我们就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竞赛章程进行一些大的修改。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比赛分成几个级别,把参赛作品分成A类和B类,A类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作品,B类偏重实用性的发明,两类作品分开评审,大家都有得奖的机会。这次章程修改是“挑战杯”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事件,因为要让一些比较著名的高校分出一部分比例的奖项给别的学校,大家开始并不很乐意,但我们强调的是参与的广泛性,所以最终还是取得了共识,章程的修改还是通过了。从那次修改到现在,“挑战杯”的竞赛规则日趋稳定,没有再出现太大的变化。

    回归学术本源,让奖项和名次成为比赛副产品

    记者:在众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挑战杯”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挑战杯”始终不偏离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负责人:高校对“挑战杯”的重视当然是件好事,但过于重视就会给“挑战杯”作品的评审带来很大压力。我们在平时调研中发现,有些高校将“挑战杯”的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和一个重大的必须要争取的荣誉,这显然会让“挑战杯”陷入过分重视成绩的怪圈。有些学校为了获奖,甚至把学校老师的最好科研作品拿出来,并以学生名义来参赛,这就违背了“挑战杯”的初衷。

    我们举办“挑战杯”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进入高校以后能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氛围,因此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做科技创新非常有意思,愿意发自内心地投入进去,让科学精神和科研创新的热情在学生心里扎下根,而不是在意在比赛中取得怎样的成绩。奖项和名次只是副产品。我们不应过分追求这种东西,而是要强调回归科技创新的本源,所以我们不断跟学校强调,既要看重,又不要太看重。

    记者:这种太看重比赛结果的功利性心态不利于产生真正的人才。

    负责人:是的。为什么国外能产生那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能涌现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样的科技创新领袖?那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沿着自己内心的追求不断前进。如果我们太过于看重比赛本身,太过功利,参加完比赛回去论功行赏,甚至直接与评职称、保研等利益挂钩,那我们就会走偏。“挑战杯”最重要的宗旨还是育人,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对科技创新有纯粹的兴趣,而不是仅仅为了参赛拿奖。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的追求,没有创新的想法,那他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关注过一些台湾、香港学生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并不复杂,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但是很纯真、很质朴,能体现出他们的理想和兴趣。相比来说,我们有的学生作品可能科技含量很高,但学生们对科技创新的真正兴趣和热情却不够高。

    记者:作为“挑战杯”竞赛的主办方,有什么思路能够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氛围的日益浓厚,淡化过于功利的心态?

    负责人:我们现在考虑推进两个转变。一个是从精英型逐步向兼顾群众型转变,“挑战杯”是一个全国性赛事,需要强调精英型,要能代表出我们的科技水平,另外一个方面也要强调群众性,吸引大家都来参与。同时,还要做好从比赛时的集中展示向日常化的科技创新活动转变,让科技创新活动真正成为日常性的科技文化活动。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推出了“挑战杯”官方网站,开始建立我们的人才库和项目库,打造4A级(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方,Any team任何团队,Any way任何方式)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

    做科技创新的播火者

    记者:今年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在办赛机制上还有一个创新,就是“三级报备”,这个有什么实际意义?

    负责人:我们实行三级报备,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进来,进一步扩大参与高校和学生的覆盖面。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都要逐级上报,改变以前有的学校毕其功于一役、只重点支持几个项目、但广大同学没有动起来的情况,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变成一项日常性、群众性的活动。

    记者:今年开展的院士专家高校行是不是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负责人:是的。我们希望有人去传播科技创新的意识。在大城市的高校可能还不觉得,在西部,见一个院士专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我们就组织院士专家去西部学校给同学们作报告,介绍最新的科技进展,把创新的理念播撒出去。此举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们希望更多的院士专家走进那些偏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普通学校。

    “挑战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一个短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期盼通过“挑战杯”的“科技播火”,让更多的青年才俊涌现。

    我们也期盼去尽铅华,回归本真,让“挑战杯”真正成为每一个高校学生科技活动的Party,让学生们体验到创新的美好,体验到投身科技事业的快乐,并早日涌现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大师!

    本报大连10月19日电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成绩
获奖感言
挑战杯上的“校庆”元素
播撒科技创新的火种
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清除制度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