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青年技工要比什么?”沈阳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孟庆伟一见到记者就把问题反抛了过来,“师傅领进门,是技;修行在个人,是术”,孟庆伟开宗明义,“技能大赛比‘技’,更要比‘术’,比‘技’不比‘术’,创新力就差。”
在孟庆伟看来,“技”是学出来的,是知识;而“术”是悟出来的,是智慧,“智慧统治知识,知识是死的,缺少灵气。”他举了一个例子,“做木匠,师傅告诉你桌子是方的,四条腿,那你能不能弄出来个圆的,三条腿的?”
孟庆伟列出一连串带“术”的名字:医术、学术、艺术、算术、魔术……“比如医术,皇帝身边的老太医是最保守的,什么都不敢轻举妄动,而所谓术,病万变,药亦万变,看什么人用什么药,看什么病用什么药,当然要随机应变。”
回到技术工人身上,孟庆伟认为,技术工人应该推广“术”,弘扬“术”,“要比策划力、创新力,技是死的,术是活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竞赛,如果“技”的东西太多,“术”的东西太少,导致的问题就是创造力弱,思维模式单一。
孟庆伟讲了一个故事,在一所小学教室里,老师问学生“冬天的雪化了是什么?”大部分孩子回答是“水”,有一个小朋友回答是“春天”,结果被老师训了一顿,“这就是不允许创造发挥,在中国的幼儿园,家长都会问今天老师教啥了,而在美国的幼儿园,家长都会问孩子“今天问老师什么问题了”。
孟庆伟认为,目前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认知存在结构性矛盾,“教育和市场错位,市场有需求,学校没培养;学校培养的,市场没需求。所以有些家长宁愿孩子读技术学校,也不读三本,学一门手艺,如理发、烹调,都比读三本强。”
“企业进步和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孟庆伟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反映,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里的知识应用到企业时效性越来越短,“60年代学什么干什么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能用10年,21世纪后学什么干什么知识的时效性不到3年,企业在选人、用人上越来越看重适应性和知识转化力。”
孟庆伟笑言,一些企业老总恨铁不成钢,常说两句话:现在社会有两种人最悲哀,一是人死了知识还没有转化出来,二是人没死转化知识的能力没了;还有一些企业老总对知识转化率低的年轻人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有些人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草沫,转化率太低。孟庆伟曾经在沈阳做过调查,沈阳每年接收的应届毕业生知识转化率只有15%~30%,“70%要在实践中学习,企业需要应用型人才,而学校只培养理论型人才。”
孟庆伟说,现在企业选人、用人的理念都发生了变化。“过去企业用人先问哪个学校的?学什么专业?什么学历?现在企业用人首先问学过什么?会干什么?干过什么?干成功过什么?有过哪些失败和挫折?这种选人的理念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由过去的选人注重学历转向看重能力。”他认为,这种选人理念变化通过市场配置和企业用人反馈到社会,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利好。“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以企业用人导向转变作为原动力的。现在很多企业老总讲,我们需要的不都是博士、硕士、学士,我们更需要战士,特别是由博士、硕士转变过来的战士。”
去年7月制定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孟庆伟对此建议,校企“零距离”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入校门和入厂门一样,学习和学徒一样,学校要像企业,老师要像工程师。”他说,企业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终端用户”,企业的进步和需求应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而当前现状是企业的知识、技术、产品更新率每个季度都有变化,学校的授课内容、方法,多年来变化却很少,一定程度上存在理念滞后、知识陈旧,学生学习力差、创新力低等问题。
孟庆伟认为,应进一步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从招生开始就应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根据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而决定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及总量,以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训环节,因为职业教育以“用”为主,重点强调技能和技艺,重在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而不在于理论水平有多高。
本报记者沈阳10月25日电
本报记者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