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是谁妖魔化了运动会

曹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27日   04 版)

    10月23日,南昌队选手和广州队选手在划艇比赛中挥浆打斗,令第七届城市运动会成为公众关注焦点。CFP供图

    让七城会组委会始料未及的是,自家费钱费力承办的运动会,非但未能在过去十来天里成为竞技体育的焦点,反倒成为“运动会太多太滥”的反面力证之一,饱受诟病。

    主办地江西南昌“借运动会唱品牌戏”的想法落了空。无独有偶,当深圳市旗帜鲜明地“拒绝形式主义”,宣布不组队参加广东第二届农运会之后,主办城市江门和南昌一起,成了近期出力不讨好的两大典型。特别是在人们对运动会愈来愈审美疲劳的今天,也似乎只有丑闻和非议才能让运动会变成焦点。

    但运动会和金牌一样,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只是当它们成为官员的政绩工程、城市的盆景工程时,就难保不偏离本来轨道。事实上,城运会和多项运动会一样已经取消了奖牌榜,但并不影响不少地市体育局官员那颗“好胜的心”,改年龄、改身份照样大行其道,锦标主义依然横行无忌。

    在把“运动会牌”当作打响城市知名度的流行趋势后,举办地对办赛规模、档次的攀比,同样令运动会举办初衷本末倒置。

    不过,就在“砖家”蜂拥围剿“运动会”的时候,一支来访的俄罗斯小学足球队“以小打大”,仍以15∶0击败北京某小学足球队的照片,却更加地触目惊心。尽管这些俄罗斯小球员有着很好的足球功底,但让人震惊的不是比分而是中俄少年截然不同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

    更何况这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近些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肥胖率、近视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那场大比分惨败的较量中,最让人心痛的恰恰是身高体重远超对手的中国小学生,场上气喘吁吁、害怕拼抢的惨状。

    想想也是,这些小学生从小就少有比赛经历,恨不得从未体验过运动会的竞技滋味,他们又怎么可能在比赛场上拥有最起码的竞争性。而这同样不是个例。受场地制约、安全考虑、家长影响,在无数“60后”、“70后”心目中印象深刻的学校运动会、冬天的晨跑,如今已经从很多学校销声匿迹。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娇嫩柔弱的哪还经得起风雨的洗礼。

    中国国家体操队教练在评价中国女选手为何“比得不如练得好”时,就坦言国外选手从小就开始在各类比赛中磨砺,她们的心理素质要比中国选手过硬得多。而在国外各类社区比赛、校际运动会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长为超级体育明星的运动员,更是不胜枚举。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几近贫瘠,精英体育的辉煌与全民身体素质严重脱节,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我们的下一代连踢场比赛、多上几堂体育课都快成为奢侈品,当武汉一所小学为免责任居然要求学生奔跑“限速”的时候,还能给运动会扣上“太多太滥”的大帽子吗?!

    中国的运动会无需被妖魔化,被扭曲的只是执行者和参与者的方式。而真正履行强身健体初衷的运动会,其实少得可怜。

曹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10月27日 04 版

官办色彩让运动会成千夫所指
足协总结女足不再只谈主教练
是谁妖魔化了运动会
图片新闻
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