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0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不缺见缝插针式的“聪明”,缺的是大象穿针式的“笨拙”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内外兼修

本报记者 董伟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07日   10 版)

    10月31日,阿尔及利亚国家总统布特弗列卡亲自为嘉玛大清真寺项目开工奠基。大清真寺将由中国建筑阿尔及利亚分公司承建,是本年度全球单体合同额最大的公建项目,也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特殊的宗教文化和政治意义,使得该项目的承建和实施备受瞩目。

    大清真寺项目是中建击败阿尔及利亚和西班牙的企业联合体以及意大利与黎巴嫩的企业联合体得到的。它的获建无疑为中国企业在阿国市场实力之表征,亦是10年“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成功的崭新案例。

    在欣喜之余,中建股份副总裁陈国才也看到,即便在阿尔及利亚,包括中建在内的中国企业也未获得卓越的品牌优势,放眼整个世界,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才刚刚起步,一流跨国公司的梦想尚难以企及。“‘走出去’这三个字需要中国企业赋予它内涵,结果可能是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也可能是一场令人耻笑的闹剧。问题的关键是你的质地到底如何,以及能否真正提高它。”他说。

    新近发布的《2011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调研报告》也为陈国才的观点提供了注脚。该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在过去三年不升反降,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人才缺乏和对竞争及政策法规等环境因素理解不充分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主要瓶颈因素。

    显然,“走出去”并非坦途,更不是简单的淘金之旅。

    “中国式走出去”要不得

    2001年,“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快马加鞭。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

    可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中国一些企业“走出去”也带上了“中国式”的烙印。它突出表现在以低成本和高效率抢占国际市场,低价竞标,无序竞争,低水平发展,舍不得把钱花在安全防范等方面,不计算安全等成本;经济利益至上,忽视社会利益,不重视环保、劳工、生产安全、社会责任;淘金思想和临时思想多,准备不足,没有长远目光和发展战略;忽视员工培训和教育,派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1982年就在海外打拼的陈国才对这些“毛病”感受深刻。他说,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与欧美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资金等方面已经占据了上风,在管理和文化上却处于较大劣势。“我们的企业很少有独立人格化的知识产权,吃饭的本领还太小、太窄,往往是中建能做的,中土、中铁也能做,同质化带来激烈竞争,甚至不惜同室操戈、互相拆台,到头来不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给中国品牌形象带来伤害。”

    这样的例子在阿尔及利亚就有。2008年,某中资公司在工程项目中行贿舞弊,被当地媒体曝光后引起舆论大哗,中国企业一时声名扫地。

    陈国才曾拜访阿尔及利亚水利部部长,这位部长说,“我要给一个水厂让你们建。它是你的同胞竞了低价,最后做不了,丢那儿了。现在,你们把它完成吧。”这种项目接起来是多么尴尬啊!“我们太侧重于短期利益了,缺少诚信认真的态度,缺少对品质的执著,这是中国企业的硬伤。”陈国才说。

    现在,也有一些专家建议,为了让企业走出去更加给力,需要政府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陈国才却认为,根本大计是如何让中国的经商环境更健康、更干净,减少企业的寄生行为和机会主义。“中国社会必须给自己的企业更大的压力,让他们诚信守诺,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企业能走多远。实际上,国际化只是企业的延伸。内功不行,走到哪儿也立不住。”

    他还表示,中国企业不缺见缝插针式的聪明,缺的是大象穿针式的笨拙。

    如何成为受当地欢迎的企业

    从去年开始,中建阿尔及利亚分公司更加有意识地推进属地化进程。这其中包括较大规模的雇佣当地工人、融入当地社区和文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有员工还开玩笑说,大家把能不能吃惯橄榄当作是否能与当地社会融合的标志。

    截至2010年年底,该公司雇佣的阿工首次超过4500人,雇用当地分包队伍260多支,与2009年相比翻了一番。此举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阿尔及利亚的失业问题一直是老大难,任何有助于缓解失业的举动都被视为是友好的。

    除此之外,中建阿尔及利亚分公司还为当地学校捐赠图书及教具,义务为当地修建清真寺,积极参与民生项目建设等。

    像中建一样,尽管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和当地老百姓分享利益,但是似乎仍远远不够。《2011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社会责任建设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企业的短板,目前表现较差,需要积极管理并改善。报告发布者罗兰贝格之前的项目经验也表明,社会责任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表面文章,对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生根发芽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非洲已经出现了很多质疑中国企业的声音,认为中国企业在当地的业务开展是对非洲资源的某种掠夺,并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这一态度开始影响到中国在当地与其他国家(如印度等)进行项目开发的竞争。在发达市场国家,中国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责任意识更是处于初建阶段,尚未被接受作为社会企业公民的一员而融入当地社会。

    陈国才也表示,中国企业需要积极管理企业的公民责任形象,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并成为被接纳的一员,消除可能的负面影响,为未来的经营和投资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事实上,我们需要做得更多。很多企业连依法纳税的义务都完不成,内外两本账,还夸夸奇谈履行社会责任,岂不是让人笑话。光捐钱是洗不掉耻辱的,仅仅是自欺欺人而已。”他坦承,在社会责任履行上,中建也有很大完善的空间,本土化之路还很长。

    在中建阿尔及利亚分公司待了18年的法语翻译孟庆方对记者说,中国企业和中国人还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能因为这几年经济发展快了,脾气也跟着大长,口鼻朝天看不起人。“入乡要随俗。不能什么都要求人家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不懂得尊重人的企业是不可能受欢迎的。”

    海拓者们的后顾之忧

    在奥兰峭壁项目上,记者遇到了新婚不久的中建阿尔及利亚分公司员工潘凡。这位来了4年的年轻人说,自己对未来很是迷惘。由于阿尔及利亚的经济发展较国内落后,医疗和教育状况也不尽如人意,再加上宗教信仰、风俗文化的隔阂,青年人几乎无法作长久待下去的打算。

    “回国后还得从零做起。这边的工作经验不好使了,人脉关系也带不走,一切都重头来过。如果考虑要孩子,那更得回国不可了。你不可能让他在这上学的。”潘凡说。

    海外生活并非如想象中浪漫。工作上不断的挑战,异国他乡的孤寂,娱乐活动的贫乏,都得海拓者们默默承受。有的项目上除了一个乒乓球案子外,没有别的设施。有的年轻人从国内万里迢迢把足球带过来,结果根本没地方踢。更为现实的是,从早到晚就那么几张面孔,搞对象也难。这一点尤其困扰着女孩子。一些女翻译回国的主要原因就是到了结婚年龄。

    最让中建阿尔及利亚分公司总经理陈文健困扰的就是人的问题。非洲不比欧美,那些地方比中国发达,大家抢着去,也乐得留下来,而这里较国内贫穷,人们看不上,来的热情不高,留下来的可能性更小。人员流动频繁给公司发展带来极大困扰。一方面,归国人员的安置很困难,虽然中建有相应的制度,但是却很难尽如人意;另一方面,高端人才短缺成为常态。

    陈文健跟来调研的陈国才提得最多的就是人才。“在阿尔及利亚,大项目一个接一个地签,人手越来越紧张。团队成员超年轻化,既是好事也是无奈,因为没有更富有经验的人留下来,人才结构不免脆弱。年轻人有热情,可惜的是,承建工作很复杂,许多事不是热情能解决的。”

    《2011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调研报告》则提到,通过对200家中国企业海外表现的研究显示,人才缺乏和对竞争及政策法规等环境因素理解不充分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主要瓶颈因素。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和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不信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障碍。

    陈文健认为,解决人才问题,除了提高驾驭国际人才的能力、用好外脑外,如何解决“海拓者”的后顾之忧更是当务之急。

国资委新规剑指央企领导人事任免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内外兼修
李德伟:减税才好过冬
别让违法者成本太低
图片新闻
一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