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9日电(记者邱晨辉)从今天起,公众不出家门便可以免费看到由名校名师打造的国产大学网络公开课。由国内高校自行建设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将通过“爱课程”网(www.icourses.edu.cn)和其合作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在这批面世的20门公开课中,大多是大学生所熟知的通识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此前调查中多数公众对“国学”公开课的需求,如南开大学《六大名著导读》、浙江大学《王阳明心学》、北京师范大学《千古名月》和四川大学《中国诗歌艺术》等。此外,还有一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课程,如武汉大学《古希腊文明的兴衰》;有解读科技热点问题的课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概论》、中南大学的《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等。
首批视频公开课的主讲教师中,也不乏一些国内名家,如著名信息系统专家、两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王越教授,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教授及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等。
此次推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除了满足高校学生和公众的文化需求之外,教育部还有其自身的考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说,以视频公开课为突破口,把高校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展现给公众,任其评价和打分,以此来推动高校教育理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让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提高教学质量,鼓舞和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事实上,早在2003年教育部推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时,就已经有了公开课程的教育理念。不过当时的高校精品课程主要用于校内交流,一些高校网站的“精品课程”资源稀少,更新滞后,难以引起学习兴趣。今年,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开展“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并将这项工作列入教育部和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此后网络公开课的建设才有了较快步伐。
刘桔说,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推出以后,国内高校还将陆续向社会推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内容更加丰富的视频公开课。按照此前教育部的计划,未来五年将按照每门15至20万元的投入,打造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