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节庆乱象何时了

——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萧放

本报记者 王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10日   07 版)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

    近日,有专家在“第二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上指出,截至今年10月,中国节庆活动数量过万,新的节庆活动仍在持续增加。节庆泛滥问题立即引来不少网友的批评。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萧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我们节庆活动过万,但考虑到我国面积大、民族多、人口多等现实情况,节庆数量并不算多。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热衷办节庆活动,太急功近利了,对社会资源和财富造成极大浪费。

    中国青年报:前不久,江西省一个小城,尽管距鄱阳湖达上百里,却耗资600余万元办起“首届鄱阳湖龙虾节”。有网友说,现在不少地方热衷办节庆活动,而且越偏远、越不发达地方的政府似乎热情越高。您觉得呢?

    萧放:一些地方在经济上落后于其他地方,希望在文化上赶超。当然,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不太发达的地方往往文化资源比较好。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太急功近利了,导致乱象、怪象频出,比如有的地方花成百上千万元搞晚会,没有龙虾的地方办“龙虾节”等,造成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不少地方政府热衷办节庆活动呢?

    萧放:他们大多出于政绩和商业考虑。办节庆活动可以彰显政绩,如果任期内不搞点活动,会显得没什么作为,太平庸了。搞个节庆集会,就能请领导、名人和媒体参加,地方的知名度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地方官员也就有东西可以总结、向上级汇报。这对一些官员的未来升迁有帮助。

    但是,这样的节庆活动很可能是“一个和尚一个法”,相关领导一走,往往就无以为继了。活动办了,领导升职了,给地方和老百姓又留下什么呢?

    一些地方的节庆活动做得很随意,常常就是官员拍脑袋决定的,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没有认真征求专家、学者意见,没有获得广泛的民意支持,也没有严格的经费预算与有效的监督管理。  

    中国青年报:现在很多地方倡导“经营节庆产业”,您怎么看?商业介入过多会不会有损节庆文化内涵?

    萧放:商业和文化二者不矛盾。没有经济的支持,节庆活动很难持续发展;节庆活动办得好,能促进经济发展。但节庆活动要想持续发展,带来持续经济效益,一定要有文化内涵的支撑。只重视商业利益,不重文化内涵的节庆要么非常庸俗,要么非常短命,最终只会浪费社会资源和财富。地方不能盲目追求节庆产业化,什么可以产业化、什么不能产业化,要有清晰的界限,不能用节庆产业化毁了节庆。

    地方办节庆活动,必须找到和老百姓生活状态、精神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元素,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比如,浙江省开化县民众在中秋节有玩草龙的传统,当地政府结合这一传统开发了地方节庆活动——香火草龙。虽然那是一个不大的节庆活动,但当地老百姓很熟悉,都很愿意参与。这样的节庆活动既可以让民众休闲娱乐,还成了当地旅游特色。另外,像内蒙古的那达慕、西藏的雪顿节、南宁歌会等节庆活动都做得很好,持续了很多年。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地方政府举办节庆活动还存在什么问题?

    萧放:现在地方政府办节庆民众不参与的情况十分普遍。很多节庆就是政府和商家联合起来做给外边人看的,当地百姓没积极性,也没有受益。这样的节庆活动再热闹也是失败的。地方政府要搞清楚节庆活动到底“办给谁”的问题,不能只顾短期效益,要真正让民众感觉到“这是我们的节庆”。

    举办节庆活动的时间应相对固定,适应当地群众的生活节奏。但现在不少节庆活动会根据某位领导人到场的时间随意变动。节庆活动还要选择当地民众熟悉而且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或表现形式。但目前各地节庆活动千篇一律,通常搭个台,领导上去讲个话,媒体报道一下就完事了。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应该如何治理一些地方出现的节庆乱象呢?

    萧放:政府应制定相关措施并加强监管,对违反基本价值观的节庆活动要坚决取缔。媒体也要发挥监督作用,对不规范、造成大量浪费的节庆进行曝光。另外,政府可以加强引导,扶持一些有特色的地方节庆活动。比如,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有很好的文化资源,但没能力做出有特色的节庆品牌,政府可以给予智力和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判断一个节庆活动是否成功时,要把“民众是否满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不能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路。

    节庆还应回到民间,由民众自主去办。节庆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就不应多管了。很多国家办得好的节庆活动,都是民间组织在办,比如日本京都的“袛园祭”,时间持续一个月,当地政府只负责卫生和治安,很多年轻人都积极参与。

本报记者 王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11月10日 07 版

网络文学飞速发展 高学历人群成为主要读者
“剧二代”越来越多 75.1%的人感叹一代不如一代
节庆乱象何时了
为道德撑腰的应该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