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发布世界建筑企业排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股份”)连续5年居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中国企业第一名。中交股份董事长周纪昌表示,这是中交股份在30多年的海外摸爬滚打中积累的成就。目前,该公司海外在建的这450多个项目,合同金额260多亿美元,全部处于受控状态,没有亏损项目的报告。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扰动全球经济,国际工程承包出现减速的苗头。根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约13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约900亿美元,中交股份占比均超过了8%。中交为何能逆势而上呢?周纪昌向记者揭开了谜底。
要想项目利润高,首先要研究如何投标,投什么样的项目。周纪昌表示,海外投标吃透标书最重要,只要了解清楚合同条款中的风险,执行起来就不会有大的风险。对中交股份来说,不投亏损标是最基本的要求。“过去我们计算有3%~5%的盈利可以保证不亏损,但考虑到国际市场变化特别快,比如存在的汇率风险等,3%的利润不可能覆盖工程中的风险,项目还是会亏损。”周纪昌介绍,后来发现仅仅是不投亏损标还不行,于是中交股份又提出不投微利标。项目的盈利要从源头抓起,项目如果是通过恶性竞争得来的,后面即使加强管理,也不会有很大的盈利。
项目能够盈利,员工的付出不可忽视。周纪昌表示,中交股份在海外工作的员工,能力强的可以获得很高的收入,“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行情的激励机制,也保证了项目的实施水平”。
有效、完善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是保证项目不亏损的根本。周纪昌介绍,中交股份旗下中国港湾和中国路桥,早期承建并完成了伊拉克摩苏尔五桥、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著名工程,被非洲人民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这两家子公司有着30年对外合作的经验,中交股份把这一对外谈判优势加上航务工程局的专业施工队伍整合起来,共同推动海外项目的开展,这是中交股份独到的海外管控体系和经营模式。
承建海外项目,就要不断研究海外市场,熟悉市场环境才能有效防止亏损。周纪昌坦言,中交股份过去的经营方式比较单一,只把目标放在争取现汇项目上,但是现汇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客户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中交股份就一直在探索能不能寻找新的经营模式。“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逐渐增多,外汇有一个寻找出路的问题,资本输出就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周纪昌告诉记者,中交股份开拓了很多“优买优贷”的项目,通过帮助海外客户进行项目策划,同时与中国政府沟通,获得政府的支持,为海外客户提供中国政府的优惠贷款。这不仅拓宽了中交股份海外发展的模式,而且提高了公司的营运能力,带动了中国劳动力、材料和装备的出口。
中交股份还在海外开展投资,“比如我们投资了一家水泥厂,效益非常好。”周纪昌认为,中交股份未来几年会进一步拓宽海外发展的思路,实施高端市场战略,不断提高对综合资源的整合能力,市场开发从“以现汇项目为主,政府框架项目和经援项目为辅”模式,向“以政府框架项目为主,现汇项目和经援项目为辅”模式成功转型,有效利用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继2008年成功进入中亚,2009年成功进入拉美后,2010年,中交股份又成功进入了东欧市场。据周纪昌介绍,目前中交股份海外市场区域布局日趋完善,驻外办事机构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竞赛的局面。
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提高了,周纪昌并没有感到满足。他告诉记者:“标准是象征企业强大的标志,一流的企业一定要造标准。这两年,凡是中国政府提供‘优买优贷’的项目,我们都推行自己的标准。”
在高端市场竞争中,选用何种标准至关重要。周纪昌解释说:“如果选用美国标准,那么美国企业会占有先天优势,因为他们最熟悉美国标准;相反,如果选用中国标准,业主会首选中国企业”。在很多海外建设项目中,虽然项目的资金、技术、材料、人员、施工都是中国的,但却要采用西方的标准建设,由西方监理公司负责监理,中国企业常处于受人牵制的被动局面,技术效应和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为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交股份联合交通运输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展了“中国交通建设标准”外文版编译出版工作。截至今年10月28日,首批10本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外文版完成编译和审核工作,即将出版发行,其余36本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编译工作将于年内完成。
本报记者 许革 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