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时代哈哈镜里的婚姻买卖

付雁南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16日   09 版)

    我们刚刚得知一段持续了近10年的婚姻,它与爱情毫无关联。两样最现实的东西串起了它的时间轴:起始点很大、很沉,是一座房子;结束点很薄、很轻,是一纸户口。

    在这场婚姻之前,浙江姑娘徐丽(化名)的爱情就是被房子终结的。她和上海小伙王刚(化名)交往3年,却在准备结婚的时候分手。那是个再正常不过的理由:她需要一套在上海的新房,而他买不起。就像时下电视剧里流行的情节那样,一座永远停留在梦想中的房子,成了现实中的梦魇,也给3年的感情画上了一个像水泥一样硬邦邦的句点。

    他们的爱情死了,可房子依然如同一块巨大的石头横亘在生活里。两年的时间过去,它没有消失,反而从一座残忍而现实的墓碑“摇身一变”,成了一块坚固冰冷的基石。

    徐丽和王刚之后的婚姻就建筑在这块基石之上。2002年,徐丽主动找到王刚,希望办理结婚手续。理由直白得理所当然:村里要拆迁了,“只要结了婚,我就能申请到土地建房”。而在此之前,两人在分手的两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爱情没了,但婚姻仍然可以存在——尤其是在有房子作为基础的时候。

    在他们的婚姻里,房子代替感情存活了下来。徐丽付给王刚1万元“补偿”费用之后,两人领了结婚证,随后,“丈夫”继续住在上海,“妻子”住在浙江,两人“婚后几乎没见过”。反正,这段婚姻与爱情无关,它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命题。

    你愿意用9元钱的结婚证工本费换来一栋房子吗?27岁的徐丽说,我愿意。

    房子也许的确给这个女孩带来了更多的安定感。毕竟,在过去的近10年间,随着房价一路飙升,那些伫立在城镇、乡村的建筑,已经成了最有力的财富象征。更何况,相比对爱情日渐消弭的担忧,房子不仅保值,而且价格一路看涨。

    她为此支付自己近10年最美的时光。这段婚姻里没有温暖的爱情、细碎的生活,可她却坚持扮演自己合法妻子的角色,并且直到今天也不愿离去。“结婚之后”,王刚一次又一次打电话给她希望协议离婚,她却一次次拒绝,即使在几天前被“丈夫”告上了法庭,也绝不松口——当然,理由依旧与爱情无关。

    “与上海人结婚满10年就可以拿到上海户口。”她说,那是她成为“城里人”的象征,“明年6月就满10年了,我等了那么多年,都到最后了,我不想放弃。”

    姑娘在这样的算计中等待,她的婚姻也以这样的面貌挺过了近10年的光景。它以“房子”作为基石,以“户口”为支撑,它以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姿态屹立,扭曲而荒诞。

    这段婚姻里没有爱情的位置。它更像一面哈哈镜,映射出国人两样最具代表性的焦虑,并将它们扭曲、放大。对于徐丽而言,“房子”是她最重要的资产,“户口”则是她迈入城市的门票,十多年前,这两样东西让她毫不犹豫地结束自己的感情,继而拿出宝贵的婚姻和一段最美丽的时光用以交换。

    如今她已36岁。她在青春时光里谈了一场失败的恋爱,经历了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最后的收获,是一套浙江老家的房子,也许,还能再加上一个上海户口。她或许真的会因此感到心满意足,尽管总有另一些人相信,有些美好的情感是再富足的物质也买不来的。

    这个看似极端、荒诞的故事中,有些画面在散发着熟悉的味道。生活中的人们大多并不会用青春和爱情交换一套房子、一纸户口,但你不能否认,许多普通人的生活都曾为这两样东西做出过妥协,比如牺牲一部分爱情、理想,或者其他一些美好的东西。

    要跨越社会现实的鸿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这个女人付出的有点太多了。

    事实上,如果城市还存在迁徙的壁垒、房价对于普通人依旧高不可攀,如果现实的压力仍然让人们焦虑不安,那就总会有另一些相似的婚姻故事出现。它们基于房子、户口这些现实的算计,它们同样与爱情毫无关联。

时代哈哈镜里的婚姻买卖
“阳光”下的考场?
哈佛大牌教授遭遇罢课风波
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