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中华慈善总会编制的国内首部《慈善读本》公开发行,并将免费送进各地中小学校园。在我看来,慈善意识教育不应仅仅以读本形式出现,还应该加入到学校已有教学内容中去,比如语文、思想品德、活动课中等都应该体现慈善的内容和理念。此次发行的《慈善读本》注意到了感染和熏陶慈善文化,有爱心序曲、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剧场等单元,但总的来说,仍然是知识传授的模式。我特别希望慈善美德熏陶能以电影、动画片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进入校园。回忆起当时与学生一起看《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动、流泪,那是最好的道德教育。
目前,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据说,近些年,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下发了几十个,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还是很重。读本不是教科书,但有了读本以后,老师就会要求学生看,有可能还要讲解和提问,留几道题目让学生回答。我担心,这是否会进一步加重学业负担?如果是这样,他们还会对慈善有好感吗?当然,这有点杞人忧天和因噎废食,难道因为学业负担很重,就放弃一切美德教育和慈善启蒙吗?
但我认为,慈善知识应渗透到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课中,但最好不要用知识灌输和考试答题的方式,要知道,许多生活理念和丰富情感,都不是靠知识传授获取的。没有读过慈善读本,很多人却成为对社会贡献极大的慈善人物。慈善习惯离不开道德的熏陶和润物无声的文化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