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说,恋爱,结婚,两个人相处凭的就是一份美好的感觉。
她说得没错。两个人从认识到结婚,从此成为家人,一起共同生活,彼此的感觉着实重要。正如她和她的丈夫,看起来就是一对璧人。
男孩挺拔斯文,少年老成,非常懂得照顾人。她则娇小白皙,活泼爱笑,经常故意撒个娇,逗男孩哄她。他们是大学同学,男孩很疼她,也很能干,毕业后顺利应聘进了一家外资银行。女孩在杂志社,工作比较清闲。双方家里的经济条件都属中等偏上,四个老人分别赞助了一部分,帮助他们在地铁附近首付了一套小公寓,由他们自己慢慢还贷。
女孩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公公婆婆很恩爱,这么多年了,餐桌上还相互夹菜。男孩的大哥前些年到国外深造,嫂子一个人带孩子,贤惠又独立,还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男孩的大哥不久前回来,得了一笔风险基金自己创业,勤勉进取。
在这样童话般完美的背景里,她安心地做着幸福的小主妇,阳光下碎花布艺的装饰,客厅里白色的钢琴,王子与公主的婚姻。
可是这一切忽然间就碎了,在中秋节的夜晚。
男孩带着女孩回父母家吃饭。热气腾腾的饭桌上,男孩的大哥也来了,可他带来的却不是嫂子和儿子,而是一个陌生的女人,打扮得很仔细,就像是来见公婆似的。女孩着实惊讶了,因为公公和婆婆居然允许这个女人坐在团圆的饭桌上,若无其事地谈笑。最后,女孩看见婆婆还握住这个女人的手,塞给她一个首饰盒,拍了拍她的手背。
女孩当时就愤怒了,本来想站起来离开,还是努力忍住。回到家里,她越想越受不了,和男孩大吵了一架。这算什么意思呢,让这个女人和她坐一桌?
她忽然对这家人的道德产生了质疑。嫂子一人带孩子兼工作,支持大哥出国留学,这家人居然对大哥在中秋节带着别的女人回父母家吃团圆饭,态度暧昧,俨然是认下了这个名分之外的“儿媳”。将来他们也会这样欺瞒和愚弄自己吗?她觉得自己也看错了丈夫,他安之若素。
两个人之间的美好感觉就这么被破坏了,从此心存芥蒂,磕磕绊绊,终于发展到女孩提出离婚的地步。
在孩子的世界里,白就是白,黑就是黑,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可是如果一个成人依然用这种思维方式看待世界,那就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正如我的这位朋友,她的童话世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孩子之所以有非黑即白的判断,是因为他们不能同时接受一个“好母亲”和一个“坏母亲”,也不能接受“坏自我”,他们把“坏母亲”和“坏自我”投射到完全对立的一面。直到心智逐渐成熟,他们才会了解到事物的复杂性,各种因素的共存性,从而获得宽容的力量。
为了一点污渍,全盘否定自己的生活,不是纯洁,不是有原则,是心灵的虚弱。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黑与白。从公公婆婆的角度来看,维护自己的儿子天经地义,他们不可能站在儿媳这一边。从男孩的角度来看,这是大哥夫妇与父母之间的事情,他没有立场发表异议。
就在签署离婚协议的前一天,这位朋友终于发觉,其实她仍深爱着丈夫,不论他会不会打呼磨牙,或者支持他大哥的婚外恋。之后的日子不再有此前那么细腻梦幻,但是多了一份绵长平静的滋味。
我们都是凡人,好在会长大。即便做不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至少应该学着接受这个世界的丰富、多解与模糊,包括接受一个并不完美的自我。
孙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