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社会各界热议“大学教授苦乐不均”

本报记者 雷宇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23日   03 版)

    11月3日起,本报连续推出了“穷教授VS富教授”系列报道(《富教授开宝马 穷教授骑飞鸽 大学教授苦乐不均》等一组),在高校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200多家网站转载了这组报道,网上和校园里都纷纷热议这一现象。

    不少人对“穷教授骑飞鸽”的境遇产生了共鸣,纷纷在网上“晒穷”。

    一位网友对“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的观点表示认同:“我们上海有些学校课时费低得离谱,甚至没有人相信,有一年就是15块/课时!还不如临时工!可悲啊!” 

    科学网一位网友则回应:北京某高校某材料学院可算国内一流,多年前每课时费2元,近10年来一分没有。

    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教授之间存在贫富差距是合理的,平均主义反而不正常。

    新浪网友“夜间的狐狸”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能力大的做出的贡献就大,得到的回报自然就大,只要不是靠非法贪腐特权所得,都是值得肯定的,收入拉开距离更是正常的。

    一位搜狐网友更是提出:大学教学对教师要求很高,要有知识、有实践、有经验才配站在讲台上,积累科研、项目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网友“站长大亨”称自己是一所“211工程”院校的教授,专业是桥梁工程。每年制度内的收入20万元左右(当然还包括岗位津贴、超课时和科研的奖金),课题经费(包括横向课题)平均每年300万元左右。

    “你不要看我钱多,但你知道我付出多少,我将近10年几乎从没有休假和周末的概念。” “站长大亨”说,拿得比较少的教授也有,就是一些传统学科,但这些教授平均年薪也不会少于10万元。

    很多人则在反思。

    网友xinr2010说:问题不在于教授的穷富,而是穷富的原因。最让人寒心的是认真教学、认真科研的同时也是穷教授;最让人愤怒的是不教学不科研的却是富教授。

    时评作者张鹏杰认为,教授收入没有理由必须步调统一、水平一致,“但是教授穷、教授苦,却是因为学科不受重视,缺课题,少项目,那就值得关注了。”

    网友“肖畅”说:如果教授做学问、搞教学,得来的并非收入的大头,这样的考评体系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正如医生诊病,收入的大头并非来自诊断本身,而来自药品提成,他们自然被激励着拼命开大处方。教授和医生的收入倒挂现象,其实同根同源,说明一些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缺少激励作用,甚至只是起着负激励作用。

    有人则忧心大学作为人类“精神家园”,象牙塔里的生态畸变对青年一代的影响。

    网友“王玉麟亦”说: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是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倘若占有资源的“学霸”、“学官”可以富得冒油,埋头教学的教授则生活窘迫,那会给我们的青年一代产生怎样的示范作用呢?

 

    相关文章

    一位大学老校长眼中的教授贫富

    富教授开宝马 穷教授骑飞鸽 大学教授苦乐不均

一位大学老校长眼中的教授贫富
社会各界热议“大学教授苦乐不均”
中国科大本科生机器人制作走向实用化
图片新闻
无偿献血怎么变成了高价卖血
跨国企业漏油,中巴处置何以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