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黑龙江共青农场致力传承青年垦荒精神

“老垦荒”成明星 青年呼唤传统

本报记者 吕博雄 实习生 刘承 通讯员 应天祥 冯赞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27日   03 版)

    杜俊起,77岁,曾患有膀胱癌,现在,收集当年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旧物、为中小学作报告,耗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几年间,这位黑龙江省共青农场的退休职工,先后为青少年义务作青年志愿垦荒精神报告382场次,受众达1万多人。

    杜俊起是上世纪50年代响应团中央号召,奔赴祖国边疆“向荒原进军”的20万名垦荒青年之一。中国青年垦荒史上划下的第一犁就是在他所在的共青农场。

    让杜俊起忧虑的是,现在一些青年享乐讲得多了、奉献说得少了。很多同龄的“老伙计”也讲,连自己孙辈的做法都气得他们直跺脚。诸多现象令杜俊起不解。

    杜俊起说他犹豫过,时代背景不同了,青年思想多元化了,还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后来,他想清楚了,一些当代青年超社会条件地讲物质享受,偏离了正道。于是,他与他的老垦荒队友就在各种场合跟青少年不断地讲述,避免精神传统被遗忘。后来则变成全国各地的青年组织来主动寻找这种精神传统。

    “老垦荒”勾起的共青记忆

    听过杜俊起作报告的人都说,杜老的报告饱含深情。有许多次,杜俊起讲到激动之处泪流满面,台上台下的垦荒二代、垦荒三代也都流下热泪。很多人夸杜老讲得好,而杜老说感人的是那段历史。

    话还要从56年前讲起,1955年,在粮食紧缺的背景下,党中央号召开垦荒原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当时团中央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决定借鉴苏联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的活动,有重点地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

    谈起青年志愿垦荒队绕不过的一个人,就是杜俊起的共青农场同事杨华,他被称为“青年垦荒第一人”。1955年6月,年轻的北京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乡长杨华见到了中国青年报记者舒学恩,当时舒学恩正在北京各区物色青年垦荒队带头人。见面之后,杨华得到举荐,两个月后,杨华和另外4名被选的青年团员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用他们的双手,建起新的生活、新的家乡。

    5位青年的倡议书《让我们高举起志愿垦荒队的旗帜前进!》在当年8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反响强烈,几天之内,就有700多人报名。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诞生了,杨华任大队长。在欢送会上,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称赞道:“你们是光荣的第一队,你们的行为,是英勇的行为,是爱国的行为。”垦荒队当月底就开赴黑龙江萝北县境内,也就是现在的共青农场。

    北京垦荒队开拔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青年杜俊起坐不住了。“我向团市委领导递交了一份组建天津青年垦荒队、并批准我做一名垦荒队员的申请书。申请交上去以后,怕批不下来,我又给领导们接连写了两封信。”杜俊起回忆说。

    当年天津像杜俊起一样热血沸腾报名的有1.7万名青年,有的甚至写了血书,而垦荒队只需要200多人。1955年11月,杜俊起任副大队长的天津青年志愿垦荒队出发,与刚刚在黑龙江萝北县荒原上站稳脚跟的北京垦荒队会合。

    从1955年8月到1956年9月,全国共有20万名青年受到鼓舞参加了垦荒队。而在与苏联共青城隔江相望的那片萝北荒原上,也先后迎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哈尔滨5地的青年志愿垦荒者2602人。

    冬天,大雪齐腰,最冷达到零下四十多摄氏度;夏天,荆莽丛生、沼泽密布,野兽成群。杜俊起说,有一次,队友的被窝竟然爬进去了蛇,困难比垦荒队员原来想象的要多得多。

    1956年6月,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来到这片荒原,帮助解决了青年垦荒队员的一些困难,并题写“忍受、学习、团结、斗争”8个大字,他说:“下次再来时,我要听到鸡叫狗咬、孩子哭。”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3年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承诺下,青年垦荒队员大多数坚守下来了。

    1985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笔题写了“共青农场”场名,自此,“南有共青城,北有共青场”这一说法广为流传。

    时代对青年垦荒精神的呼唤

    在杜俊起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北京等5地的慰问团纷至沓来,而从“文革”之后便冷清了。近几年,各地自发的慰问团和互动联系又多起来。

    2007年,杨华受邀参加团中央召开的英模报告会,他代表上世纪50年代英模所作的垦荒事迹报告,震撼了与会的青年。2005年,团河北省委将团干部带到共青农场,听河北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事迹报告,并到生产第一线了解当年的垦荒场景。东北林业大学等各高校最近几年也经常将大学生派到共青农场,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垦荒精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北京等5地团组织经常邀请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回到家乡作垦荒精神报告。在“河北一号工程”曹妃甸钢铁项目开工建设时,河北又将河北青年志愿垦荒队老队员代表请回家乡作垦荒精神的报告,用老一辈青年志愿者无怨无悔奔赴北大荒建设边疆、守卫边疆的精神,鼓舞新时期的青年建设者。为了体现这种传承,老垦荒队志愿者代表还受邀为曹妃甸钢铁项目的青年突击队授旗。

    今年11月,共青农场被授牌为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黑龙江也打算定期在共青农场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培训班。青年志愿垦荒精神还被收录到当地学校的德育教材。

    杜俊起,作为熟悉整段历史又身体相对硬朗的“老垦荒”,成了备受青年喜爱的“明星”。杜俊起的报告作不完了:当地部分中小学校的开学第一课要请他去讲,农垦分局、黑龙江农垦总局,甚至农业部都来邀请他去作报告,有一次,杜俊起还为沈阳军区师级以上干部作报告。最近,杜俊起又要迎接来自天津的慰问团,在过去的4年中,天津的慰问团已经来过3次,天津当地电台还把“老垦荒”的事迹制作成故事播放。

    团黑龙江省委书记李豪岩作为团干部踏进共青农场后,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了青年垦荒精神的价值,在他看来,青年志愿垦荒的历史是一本生动的青年工作教科书。李豪岩感慨于当年团的一个号召,就可以充分调动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志愿垦荒为当代青年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历史经验”。

    “团中央在发起垦荒运动时,并没有采用组织化、行政化的动员手段,而是找到了垦荒意愿强烈、工作能力较强的青年,由他们向全国广大青年发出倡议,引起了强烈反响,实现了青年自我引导的良好效果。”李豪岩从中感悟到,当时的团组织能够做到服务青年的根本利益,才使得青年工作一呼百应。 

    精神传统如何传承

    杜俊起家里有一本垦荒队员花名册,每有一位战友离去,他都要在对应的名字下打上一个勾。老垦荒队员一个个离去,让杜俊起思考,青年志愿垦荒队留下的物质财富可以留存,而创造的精神财富怎样才能传承?

    传承之于杜俊起,就是不断地讲述,让后辈不会忘记。1994年退休后,杜俊起收集农场各个时期垦荒的图片、材料、书籍和实物,义务对中小学生进行青年志愿垦荒精神教育。为了作好报告,上好每一课,他买来红布,将保存的照片粘贴在红布上,写上标题和说明,给学生们讲解当年的情形。他还协助共青农场有关部门建起了青少年教育基地,把自己珍藏的垦荒队当年用过的马灯、文件以及有关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新闻报道原件,全部捐赠给了农场场史馆。

    为了使宣传贴近当代社会实际,杜俊起还学习编写、演出音乐快板、三句半等文艺节目,结合青年垦荒精神宣扬农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传承之于苏彦山这个现任共青农场场长,是一份历史责任。他自豪地说,青年志愿垦荒留下3个“后人”,分别是黑龙江共青农场、江西共青城和浙江大陈岛,按照建设时间来说,共青农场应是长子。共青农场一直与两地未断联系,“大家一直在共同探讨如何把青年垦荒精神发扬光大”。

    苏彦山觉得,自己的使命就是将那段历史以实物的形式再现、定格。

    今年11月中旬,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在共青农场奠基。共青农场还将借垦区小城镇建设的契机,延续原有的5地老垦荒队员及后人按地域各自聚居的习俗,重新规划设计建设具有当年垦荒青年家乡建筑特色的住宅群。苏彦山说,新的河北庄、天津庄等七大庄每庄都将设有庄史馆,以缅怀那段岁月。

    共青农场哈尔滨庄管理区主任助理奚丽丽,是毕业于八一农垦大学的大学生村官,按照代际,她戏称自己是“垦荒三代半”。青年志愿垦荒精神之于她,就是大学毕业后放弃月薪3000多元的城市工作,选择来共青农场做每月只有1000多元工资的村官。从不了解到逐渐有所体会,她领悟到,青年志愿垦荒精神是“一股子劲儿”,“支撑着人远离空虚”。

熊丙奇: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义务
刘伟:活着已值得庆祝
会议经济值得骄傲吗
全国中学共青团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他们有说不尽的幸福
“老垦荒”成明星 青年呼唤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