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2011世界期刊创新报告》中文版甫一公布,即令业界哗然。这个由国际期刊联盟和创新媒体咨询集团联合发布、中国期刊协会获独家授权引进的前沿性报告,集合了世界范围内顶级杂志出版商最新的、成功的创新实践,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报告所举上百个案例,竟无一中国期刊入选。
对于拥有近万家期刊的中国业界来说,这算不上一个好消息。毕竟,在进入21世纪之后,创意、创业和创新等这类颇具新锐力度的词,人们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谈及,到后来成为老生常谈,近些年则一直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热词,在不少领域几乎所向披靡。
而这个正处于变革和转型时期的社会,也的确需要这些更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对于一个背负着几千年历史、文化负担沉重的民族来说,尤其需要除旧布新的勇气和魄力。只有通过创新,现实的人们才能在历史的城墙上添砖加瓦,并激活那些沉潜于历史之中的智慧和潜能。只有用增量激活存量,那些沉寂于历史深处的一潭死水,才会变为源头活水,以更汹涌磅礴或鲜活通透的力量来润泽后人。
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灵魂。
遗憾的是,这份报告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通过这十余年的努力创新,我们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显然还不尽如人意。
其实,不仅我们的期刊面临着创新的窘境,我们的一些文艺作品也没有摆脱相同的困境。据媒体报道,就在这份报告被引进公布的10天前,在“2011中国版权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目前中国文艺作品90%属于重复、复制和模仿,创新作品不多。他举例说,目前我国一年文艺作品达到4300多部,但是公众知道的、阅读的却不多,“原因就是创新能力不强”。
听到署长的这番话,不少文艺工作者肯定会不太开心。然而,感情不是评判作品的标准。如果一味维护和谐的感情,最终断送的可能是文艺和文化的前程。不可否认,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中,总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做着一些原创性的工作。但同样不可否认,在这个呼唤伟大作品的伟大时代,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与这个时代对创新作品的需求尚不相称。
今天的社会,随着利益的分化和诉求的不同,现实本身已经具备了极大的丰富性,这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想象和表达空间。一个具有真诚态度和创作勇气的文艺工作者,在这片社会的土壤上,应该更有机会酝酿和生产出更具生命力的原创作品。
真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以凌厉的笔锋和深沉的思考,观照现实中的细微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喜怒哀乐;也观照社会中宏大故事,它们蕴含着迥异的善恶美丑标准。在众人皆叹这个社会物欲横流或被权欲遮蔽时,能够以真实的笔触和真诚的态度,为困顿和迷茫的人群提供心灵抚慰或灵魂庇护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创新。那些重复或模仿出来的作品,无非说明两种情况,作者要么没有创新能力,要么刻意在向权力或市场邀宠。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与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和需要的“创新”无关。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乐见署长的坦诚和不顾情面,面对文艺的前途,宁伤感情,不丢灵魂。在一个追求创新的时代里,创新能力就是文艺作品的灵魂。依靠一些失魂落魄的作品,注定支撑不起一个国家和民族强有力的文化脊梁。
而就在《2011世界期刊创新报告》中文版出炉的当天上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锐意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要打开想象空间,鼓励文艺原创,激发创作活力,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
这也提醒我们,前路漫漫,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时,只有大胆创新,才不会丢掉文化的灵魂。对国家而言,这是历史赋予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文化重任;对世界而言,人们终将在文化创新的坐标中,为中国具有创新能力的文艺作品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