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醉了”——这是很多人在酒后失态失礼乃至犯罪后最拿手的辩白。然而,随着一项新结论浮出水面,人们借此开脱可以打住了。
这项最近发表于《变态心理学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酒精的作用常常使人不太注意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影响,但即使醉酒,人们仍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因此仍需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众所周知,酒精会干扰个体的自我调节行为,如损害其在社交场合作出合理回应的能力。另有大量证据显示,酒精能降低个体的焦虑感和压力感。此项研究则聚焦于人们在醉酒状态下的社会行为。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副教授布鲁斯·巴塞洛及其团队将参与实验的67名被试分为三组:前两组摄入一种无醇安慰剂,第三组则持续摄入酒精饮料,直到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0.09——刚好超过酒后驾车的法律标准值。
接着,实验者要求他们完成一项计算机任务,在快速闪过的图片中辨别出工具和枪支。任务结束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多少作出过错误的判断。之后,研究者请他们评估自己刚才作出的反应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难以确定的。数据显示,醉酒的人承认自己错误的倾向性与清醒的人别无二致。
在实验期间,研究者还对被试的脑部活动进行了监测,发现醉酒者的大脑对错误作出的反应比清醒者弱一些。同时,清醒的被试能够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在出现错误后放缓反应速度,而醉酒的被试则会不做任何调整,一路错下去。
基于这样的结论,巴塞洛对人们的社交行为提出了建议:“人们需要清楚自己是在哪里、与什么人喝酒,才能理解自己潜在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同时,研究者意识到,个体在“醉酒期间仍能察觉自己的错误”是对应特定的酒精量而言的。在实验中,被试的血液酒精浓度足以使他们的某些功能受损,但不会导致步履蹒跚。其他程度的醉酒可能并不适用此项结论。另有一些人表示,这样的结论不适用于饮酒行为日渐增加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饮酒之后很可能作出头脑发热的决定,因为“那些选择喝一点儿的人摄入的酒精量远超于实验中的剂量”。
虽然把酒精当做替罪羊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市场,但“醉酒”之说既不能脱罪,又不能挽回颜面与损失。无论如何,饮酒总还是风险自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