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知新

周欣宇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30日   11 版)

    你我的距离有多远

    如果你不与我联系,拜托想个好点儿的理由——那些类似于“我换了手机,没有你的号码”、“我搬了家,弄丢了电话簿”之类的说辞实在太不靠谱儿了!

    理论依据?当然有!

    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六度分隔理论”——只需通过6个人,便可联系起世界上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

    没错,你可以说这个理论一直以来都类似于民间传说——即使数学上可以证明理论上是对的,却没有办法做实验判断真假。

    不过,现在依靠社交网络,科学家可以拿出不掺水分的数据了。日前,社交网络巨头“脸书”(Facebook)和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同宣布:通过对“脸书”7.21亿活跃用户(超过世界人口的10%)的研究,如今联系起世界上任何两个人,平均仅需要4.74个中间人!如果需要联系的人在同一国家更为方便,例如在美国、瑞典或意大利,平均只需四步便可联系上你要找的人。

    这意味着,即便你要找的人远在西伯利亚的冰冷苔原或是秘鲁的热带雨林,都有可能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所以,别再声称找我那么难,我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就是你,不是吗?

    谁还需要肌肤之亲

    既然地球这个村子已经越来越小,还有什么能阻止你与爱侣共享肌肤之亲呢?无论他远在千里之外,还是仅仅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这些都不是问题。

    英国学者、未来学家伊安·皮尔森最近预言,2030年以后,人类只要将一种电子微芯片搁在自己的皮肤上,就能刺激大脑神经系统,获得和性爱相似的温暖感、压迫感、运动感和愉悦感等各种真实的感觉。

    尽管皮尔森笃信“电子性爱”方式将大行其道,反对者却并不惊慌——在他们看来,即便“电子性爱”足以乱真,为了繁衍后代,人类还是无法舍弃真正的性爱。

    且慢,这还真不一定。来自澳大利亚珀斯默多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因为人类自然生殖的低效,在未来5~10年内,将有40%的夫妇在“造人”之前会首先考虑试管受精的方法。而未来数十年内,试管受精将成为人们的首选。

    这或许并非全无可能。这不,上海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刚刚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诞生。所谓“第三代”,是指胚胎在植入母体前经过筛选,以确保没有遗传病,还可选择生男生女。

    太吸引人了,不是吗?科学的列车或许就是这样裹挟着人们滚滚向前。不过,当性爱和繁衍都可借助技术变得更可控、更有效率,我们是否会怀念起现在不够先进的一切?届时,自然生育的孩子是否会自豪地说,我们可是纯手工的哦!

    病毒毁灭人类,即将上演?

    很多科幻电影热衷于讨论这样的问题:一种致命病毒如何导致一场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疾病大暴发?在病毒性传染病灾难中,是否有人因身体优势更容易幸存下来?而一旦被感染,我们能够将病毒的影响逆转吗?

    的确,与将镜头对准不断向地球逼近的巨型小行星或者外星人母舰相比,那些人眼无法发现的“入侵者”更具有令人恐惧的力量。

    现在,现实版的“病毒毁灭人类”或许即将上演:一群科学家日前准备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详述他们如何创造出一种可能毁灭数百万人的人造禽流感病毒。

    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可怕的致病源,与之相比,炭疽杆菌都不算什么了。现在的禽流感病毒H5N1仅导致500人死亡,其传染力不足以变成一场全球流行病。但荷兰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病毒学家荣·费奇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只要对现有禽流感毒株进行大约5处改造,便能让其致病性大大增强,可以轻易在数以百万计的人群之间快速传播。

    这项研究的初衷并非报复人类或是毁灭地球。相反,它是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彻底弄清H5N1的机制。

    但研究者似乎已入戏太深,不能自拔。尽管费奇本人也承认这种病毒是“你所能制造的最危险的病毒之一”,却仍然执意继续研究并发表论文描述整个制造过程。

    人们难免担心,一旦制造方法公之于众,会被恐怖主义者用来制造生物武器。目前,这篇论文正在接受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咨询委员会的审查,以决定是否能够按照学术界惯例获得公开发表。

    倒吸一口冷气!也许,是时候想想,科学技术这位善良慷慨的女神是否还有邪恶阴险的另一面——这种科技悲观论者的陈词滥调多数时候令人厌烦,但在这条新闻出现时除外。

大学里放出小卫星
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火鸡特赦令
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