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0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财政拨款一次性投入后面临“断粮”

农家书屋如何走得更远

——吉林省样本剖析

本报记者 宋广辉 王培莲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09日   01 版)

    任何一项大投入的工程,如果虎头蛇尾,都会沦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这在各地不乏先例。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农家书屋能避免这种命运吗?

    启动于2007年的农家书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一五”时期国家重点项目。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到明年年底,这项工程将基本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

    今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无疑给正满怀文化民生激情、努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各地干部以很大鼓舞。也就在这个月,吉林省完成了农家书屋在9365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其建设速度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财政拨款一次性投完后,农家书屋开始“断粮”。提前一年完成建设任务的吉林省,意味着提前面临全国农家书屋都要解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现有的图书如何充分发挥作用?有限的资源如何盘活和更新?农家书屋如何走得更远?吉林省对此进行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或许具有可借鉴的样本意义。

    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文化自觉

    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任务。吉林省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与其高度重视和积极投入分不开。

    该省人口2700多万,抛开进城务工的不说,常住农村人口保守估计也要占一半。这样一个农业大省,解决农民借书难、看书难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投到吉林省每个农家书屋的资金只有1万元,根据最低建设标准,省内还要解决1万元。这两万元,仅仅保证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不低于1500册图书、30种报刊和电子音像制品100种(张)。加上硬件投入等方面的资金,吉林省还需要筹集上亿元。

    “不能让农民等太久”,当地党政领导展示了政治远见和魄力。2007年4月,吉林农家书屋建设刚起步,省委、省政府“两办”就下发文件,把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升格”,将其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2009年开始,该省又把这项工作列为省政府的“民生实事”之一。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更是上下形成共识:要集全局之智,倾全局之力,把农家书屋建设列为一号工程,扎实推进。

    省委、省政府“真抓”,地方各级党政系统“实干”,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上,国家和吉林省各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约2.1亿元,当然,这不包括大批社会捐赠和资助。

    把农家书屋这一“民生工程”落实好,不仅体现了吉林省党政系统的政治自觉,更展示了这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文化自觉。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农家书屋具有诸多战略意义,它是农村的重要文化阵地,应该做到全覆盖,否则邪教和封建迷信的传播就容易趁虚而入。目前,除了实现9365个行政村的全覆盖之外,吉林省一些地方开始把农家书屋延伸到自然村(屯)。

    “农家书屋是农民形成文化自信,以及提高国民素质、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胡宪武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它还是“文化民生”的一部分,过去的民生停留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层面上,“农家书屋的出现,可视为农民生存状态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想方设法让农民读书

    钱不能白花。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建设农家书屋,农民不进去读书怎么办?一次性拨款结束之后,农家书屋会不会像以往某些农村项目一样荒置下来?

    这是各级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部门亟须回答的大问题。 

    “在农村‘活泛’的人,农家书屋建成第一天,他就听说了,有些村民到现在可能还不知道。”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办公室主任张晶昱说,农家书屋要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更要耐心培养广大农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一言以蔽之,就是“想方设法把农民吸引到书屋里去”。

    吉林省每年有近半时间是冬天,许多农民闲暇时,更乐意坐在热炕头上喝酒、打牌,而不是去读书。张晶昱说,要引导和提升农民的阅读意愿,“一定要与他们的利益相关”,要和他们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

    2009年,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从办公经费里拨付差旅费,组织“农村书屋专家巡讲团”下基层。第一站在长春市二道区胡家村,刚开始稀稀拉拉没来几个村民,有的还抱怨“开会也不给钱”。当来自省农科院的专家讲到白菜烂心是因为“缺钙”、农药不能一喷完事、化肥不能随便一撒的时候,有人主动打电话通知邻居到农家书屋来听。这一活动坚持了下来,农民受益匪浅,有人专门走十几里路来听专家的一堂课。

    2010年,该局组织了阵容更大的专家巡讲团,开展“巡讲百村千乡,惠及百万农民”活动,截至目前共举行巡讲40多场次。大批农民被吸引到农家书屋,开始了解传统农业粗放经营和现代农业集约经营的差别。专家答疑时间有限,就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农民,方法很简单——顺着他们的指点,农民们走近了书架上的上千册图书。

    为增强农民读书信心,吉林一些地区尝试了“典型引路”的方法。近年来读书致富的先进典型,如榆树市秀水镇的“蘑菇大王”李明霞,德惠市布海镇的“瓜王”郭传义,以及其他各地的“养殖大王”、“种植大王”等,一个个现身说法,带动了身边农民“走进书屋读书,走出书屋致富”的积极性。

    “活动推进”也是吉林省宣传农家书屋、使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2009年5月16日,吉林省在九台市卡伦镇任家村启动“农民读书节”。这次读书节主要开展5项特色活动:一是“科普图书进农家”活动;二是为农民推荐一本好书活动;三是开展农民读书月活动;四是举办“读书演讲会”、“交流读书心得”、“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等活动;五是举行“优秀农家书屋”、“优秀农民读者”、“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和“读书致富之星评选活动”。当年11月2日,吉林省“农民读书节”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民阅读工程优秀项目”。据悉,这项活动在吉林已举办3届,吸引了上百万人次的农民走进书屋,了解书屋。

    “有农家书屋,全民阅读在农民这个层面才有保障。”胡宪武说,“农家书屋的使用,国家要和全民阅读结合起来,和全民健身、全民健脑、全民健心结合起来,不这么认识,这个事情就很容易成为一个部门、一个阶段性的行为。”

    为此,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已向省政府打报告,请求将“全民阅读”活动列入“民生实事”。

    农家书屋需要走得更远

    11月26日,记者走进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岳家村农家书屋,57岁的图书管理员程才正在登记图书借阅簿。程才是岳家村下面的自然屯——小马家屯人,他家离村部约有两公里。程才不仅在村部的农家书屋值班,还为吉林省农家书屋从行政村向自然屯的延伸作出了努力。

    小马家屯的村民活动室就建在程才家的小院里,“村里说是租场地,我还没好意思谈租金的事。我爱书,就在活动室里弄了一个小房间,作为农家书屋在屯里的服务站。”

    类似的服务站,已在吉林出现了一些,图书都是定期从农家书屋里拿出一部分。该省偏远地区有许多自然屯与行政村距离较远,有的甚至达20多公里,而这些自然屯更需要读书。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开始考虑:要实现阅读平等和阅读均衡,农家书屋应该把覆盖面扩展到自然村(屯),这对老少边穷地区青少年的成长,尤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当然,这也需要一步步来。

    岳家村村民刘井臣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尽管到农家书屋看书很方便,他却有不满意的地方——现有图书更新太慢,没法按照3年前出版的书去种葡萄,“农药也好,种子也好,快的时候一年半载就升级换代。”刘井臣道出了一个全国普遍性问题: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迅速,而农业科技类最新的图书不能及时补充到农家书屋。

    报纸杂志的配备现状也不尽如人意。记者在四平、长春等地采访了解到,许多农家书屋的报刊只有2009年以前的。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现象在全省很普遍,因为当初农家书屋的建设是一次性投入,国家不再拨钱。吉林省做了一些试点,让图书馆的过期期刊报纸放到农家书屋“流转”,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输血”的作用,但显然,这“血”还不够“鲜”。

    吉林各地农家书屋都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在操作落实层面,更多的还要是靠图书管理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目前该省农家书屋绝大部分图书管理员,都由村干部兼职。有些书屋建在农民家,农民无偿管理;也有的建在学校,由老师管理。胡宪武说,从长远来看,无偿管理是不行的,因为缺乏法律和责任保障。农家书屋是公共服务项目,政府应该考虑购买公益岗位,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说到底,还是钱的事。  

    能否让农家书屋通过一些经营性的活动,开辟收入来源呢?吉林省新闻出版局称正在考虑农家书屋的自我生存问题。农家书屋可以代理销售图书和电话卡,也可以作为邮政系统的站点,但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新闻出版局已经开始积极推动合作事宜。一些彩票销售单位倒是对农家书屋产生了兴趣,但出于对彩票性质的考虑和对“地下黑彩”的担忧,新闻出版局明确表示,风能进、雨能进,彩票不能进。

    有多少菜,先做多少饭。没钱买更多的图书,先互相换着看——吉林省一些地区已经打破行政条块分割,试点“总分馆制”农村图书流转模式。具体做法是:以县级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为分馆、村级农家书屋为服务点,分阶段、分区域进行图书流转,让“死书”变活书、旧书换新书。这样一来,农民的阅读不再局限于本村的图书,而是有机会看到全县的书。   

    专家认为,发源于国外的“总分馆制”多年前就在国内一些地方的图书馆系统试行,但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吉林省要将之引入农家书屋的运作并且全面推广,取决于行政管理和财政安排能否实现有效的整合与统筹,单靠新闻出版部门则孤掌难鸣。此外,农家书屋图书今后要差异化配备,为循环流转创造条件,现在没钱买新书,需要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大力捐赠。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经费投入后续乏力,是全国大多数省份农家书屋面临的问题。只有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进一步给予支持,这项关乎百年大计的基础性民生工程才能走得更远。

南阳发文保障乡镇街道团组织经费
农家书屋如何走得更远
爱心夫妻帮宝贝回家
成功路上有痛苦,才会有幸福
广元:官民互信创还贷纪录
卡特盛赞中美文化交流
蔬菜直销店的“幕后功臣”
“看空”中国经济折射投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