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马吉利出现瞳孔不等大、中枢性呼吸衰竭、脑疝等症状,通过系列新技术的应用,竟奇迹般地转危为安,4天后苏醒;病人陈建,昏迷5天6夜后苏醒……近年来,这样激动人心的场景,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全军高山病中心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
院长李素芝说,高原医学从科研向临床的转化运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军事效益。西藏军区总医院承担着藏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自然灾害救援和驻藏体系部队医疗保障任务,连续15年实现急性高原病零死亡,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其中《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医院正向着高原一流的研究型医院迈进。
急性高原病防治世界领先
1996年3月25日,李素芝院长带领高山病调研组来到了海拔4800米的岗巴军营,调研高原病的发病机理。这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
调研组在海拔5300米的查果拉哨所待了3天3夜,为每个官兵检查身体,并详细记录了这里的自然状况和官兵们的生理数据。调研结果显示:80%的官兵有指甲凹陷、脱发等症状,近20%的官兵有心血管和神经、消化系统疾病。哨长吴鹏的血色素竟高达23.7克,超出内地正常人近10克。
通过10多年急性高原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李素芝和他的科研团队确定了急性高原病的系列诱发因素,率先提出了急性高原病全地域、全方位、多层次、全时段的立体预防新概念。他们率先提出了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早期预警理论,制定了高原肺水肿早期诊断标准和规范化治疗方案,减少了重型化发生率,缩短了病程,降低了病死率,使高原肺水肿的病死率由30多年前的5.7%~12.8%降至如今的0.33%以下。
他们研制出预防急性高原病的专用药“高原康”,15年来先后有50余万人使用,效果显著,驻藏部队患病率由10多年前的50%~60%减低到现在的2%~3%。
高原医学创新转化的延伸
上世纪90年代初,西藏军区总医院在西藏高原建立第一个细胞培养室,成功培养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CFU-E集落,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了系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研究,研制出治疗该病的专用中成药“高红颗粒”,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西藏是先天性心脏病高发区,以李素芝为首的专家团队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验,2000年成功实施了首例高海拔地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至今已免费为藏区儿童开展了包括法乐氏四联症、单心室、大动脉完全性转位矫正等高难度心脏手术1500余例,手术成功率达98.9%,仅此一项,免费金额达5000多万元。
2004年11月,西藏首例活体供肾肾移植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在高寒缺氧环境下人体器官移植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5年10月,高原首例背驮式全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标志着在西藏医疗发展道路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诞生。2006年9月,高原首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实施,填补了西藏高海拔地区心脏介入术医学领域的空白。
进藏初期,西藏军区总医院只能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现在,开展了体外循环、介入治疗、器官移植、全肺切除手术等新业务新技术150多项,创造了500多项高原医学第一,有力地保障了西藏军民的身体健康。
创新人才呵护军民安康
近年来,西藏军区总医院发挥“全军高山病中心”和“全军战创伤救治中心”的龙头作用,整合国家中藏西医结合高原病重点专科、全军心理卫生服务中心、高原先天性心脏病中心等资源,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课题和重要任务为切入点,汇集临床科主任、学科专家组成“优势学科群”,实行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和临床技术骨干三级负责制,坚持以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带临床,培养科技人才队伍。
1996年,医院只有1名研究生,临床一线医生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61%,现在,有高级职称人员6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硕士57名,博士21名,博士后6名,临床一线医生100%达到本科学历,实现了老、中、青医疗科研专家队伍梯次发展的格局。
医院的专家医疗队坚持每年到边防部队和偏远农牧区巡诊5至6次,他们几乎走遍了西藏边防连队、哨所和每个县区,免费巡诊50余万人次。
2010年4月,该院的全军第一支有临床经验、成建制的高山病专家医疗队,在玉树抗震救灾任务中科学救援,使地震灾区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从救援初期的80%~90%下降到2.6%,实现了救灾部队官兵急性高山病零死亡,医院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