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谭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
对话背景
伦敦当地时间11月28日19时30分,被誉为“国家财富”、有着151年历史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迎来了首位在这里举办演唱会的中国歌唱家——谭晶。一场“约定:从北京到伦敦”谭晶和罗伯特·威尔斯演唱会,让北京伦敦城市奥运文化传递提前响锣。作为“中国形象”传播者,谭晶在演唱会上演唱数首中国民族歌曲,并向全世界展现北京新形象。近6000名欧洲观众观看了演出,现场反响强烈,将谭晶誉为“东方的莎拉布莱曼”。11月30日,谭晶被授予牛津大学文化交流大使的称号,以表彰她在中外文化交流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青年报:这些年,在大家的印象中你一直在忙两件事,一件是公益活动,传播爱心,另一件就是把音乐带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你曾远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多哈亚运会闭幕式献唱,这次去英国演出有什么不同?
谭晶:出访的意义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把中国优秀的音乐和文化介绍给外国观众,不同的是,这次伦敦演唱会肩负双重使命,受到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先生的邀请,用音乐纽带把两个奥运城市联系起来。伦敦奥运会已经倒计时,我们是带着祝福去伦敦的。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是每个艺术家都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许多世界顶级的艺术大师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过,能在这样的舞台上代表北京、代表中国唱响东方旋律,不仅仅是一份荣幸,更是一份需要承载和实现的中国荣誉。我非常愿意做这样一个传播者。
中国青年报:据报道,这次伦敦演唱会有80%到90%的观众都是英国当地的主流人群,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中国音乐。为什么一些外国观众会对地道的山西民歌那么感兴趣,你觉得他们真的读懂中国旋律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力量了吗?
谭晶:现场的气氛比想象的要热烈,谢幕时观众都涌到台前来了。他们虽然可能无法理解歌词的涵义,但是通过旋律可以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艺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之一。我们有不同的音乐、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有共同的美好梦想。看到外国观众沉醉在中国音乐中,感到很自豪,这份自豪源于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中国青年报:从技术层面说,世界级制作人统筹,全国际化幕后班底,英国BBC全程录制,全面与国际技术接轨;从艺术层面说,中国歌唱家、民族乐器与世界摇滚艺术家大胆尝试、和谐融合,这是否意味着,这次演唱会是一次突破政府财政支持把文化送出去的传统模式,主动面向国外主流演出市场的勇敢探索?
谭晶:这次演唱会是第一次面向欧洲主流观众售票,用西方观众熟悉的形式把中西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完全没有交流障碍,上座率很高。我们特别选择了中国特色的二胡和琵琶,将中国民乐与瑞士摇滚乐混搭。摇滚乐在西方是非常受推崇的,在中国,民乐的受众一样很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组合,而且现场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音乐碰撞火花。和多个国家杰出的音乐人跨界合作,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中国青年报:通过这次伦敦演唱会,你觉得这类传播主流文化、展示国家形象的演唱会,今后有没有可能走市场化运作的路线?
谭晶:完全有可能。中国有很多艺术形式,比如杂技、京剧、歌剧和舞剧等,外国观众都非常感兴趣。除了经济腾飞,中国的文化也在发展,应该更多地把我们的音乐、各种各样艺术门类展示到国外去。虽然我们有很多的前辈和同行,大家都在做着这样的努力,但还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仅是在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说设置一个文化走出去的基金,或其他方式,让更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代表中国形象走出国门。
中国青年报:现在我们的GDP上去了,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一直不太给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你在去年两会上提到了“增强软实力,研究、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法》立法”的建议案,提出了“文化出口、软实力”等概念。你感觉“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缓慢的原因在哪里?
谭晶:过去,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总是优先考虑外国人想要什么。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在对外电影交流中,获奖变成了硬道理,个别导演为了迎合国际影展评委关于中国的想象,输出了那些刻意把中国人描绘得阴暗的电影。这样的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微小的甚至是负面的。文化“走出去”的最高目的就是要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接受中国,认同中国,喜欢中国,这个中国不仅是传统的中国,更是当下的中国。
中国青年报:影星成龙曾感慨自己这些年在海外宣传中国文化的艰辛,常常感到势单力薄,你在传递中国文化方面也有同感吗?
谭晶:每次出国演出,都会让我对中国文化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外交,仅仅在国外办一两场音乐会是不够的。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娱乐产业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如美国电影生产总量占全球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了全球各影院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一部《阿凡达》,在中国的票房就达到了12亿元人民币,这让国产电影看到了差距。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青年报:通过这几年的“走出去”,你感觉欧洲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是怎样的?
谭晶:这次同台演出的瑞典钢琴家罗伯特·威尔斯是北京的“老朋友”了,在过去9年时间里28次到访中国,视北京为“第二故乡”,可更多的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还非常有限。这次演出结束后,我去牛津大学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时也有这样的感受。其实,外国人也很想了解我们,在他们眼中,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充满神秘感,但他们能接触到中国文化的途径实在太少了。伦敦演唱会的一大收获就是,越来越多的欧洲艺术家通过这次合作关注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这次同台演出的英国美声男声组合布雷克(Blake)正准备出新专辑,他们希望我能为他们推荐一首有名的中国歌。另外,他们还很期待明年能来北京演出,亲眼看一看传说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