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升学压力加剧,在一些城市,应试竞争已经从小学阶段下移到了学前阶段。孩子幼儿园还没毕业,就掌握了小学一年级的基本知识,这种现象并不鲜见。为了孩子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家长彻夜排队等候入园名额的现象也频频见诸报道。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576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怎么看‘择校低龄化’现象”的调查发现,75.4%的人认为“择校低龄化”现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比较严重,其后依次是中等城市(68.6%),小城市(38.5%),县镇(22.1%)等。受访者中,家长占64.5%,31.4%的人家里有孩子在上幼儿园。
广州某民企职员聂哲敏的女儿正上小学四年级,她从幼儿园到小学,都在“被迫择校”。当年女儿要上幼儿园时,因为所住小区没有幼儿园,只能送到单位附近的幼儿园,而聂女士的户口又没在幼儿园所属的小区,不得不交赞助费。
后来,家里买了一套据赞助商说“可以上附近的小学”的房子。然而等到女儿上小学时,房子所属地段被重新划分,女儿被分到一个离家挺远的学校。聂女士曾跟教育局交涉,教育局说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没有违规。但实际上小区到学校没有公交车,孩子上学十分不便。她心疼孩子,最终交了4.8万元的赞助费,上了家附近的一所学校。
“交赞助费时,学校说连初中阶段的一起交了,可以上这个小学对口的初中。结果孩子小学还没毕业,今年又出新规了,当初交的钱不算,重新电脑配位!”聂女士无奈地说,要不是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将来考上好大学,哪个家长愿意这样折腾呢?
“择校低龄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79.7%的人认为原因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65.6%的人认为原因是优质教师资源缺乏,63.6%的人认为原因是公共资源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50.3%的人为原因是家长盲目追逐名幼儿园,44.8%的人认为原因是幼儿园办学水平差距大。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朱家雄指出,目前全国各地学校质量普遍不均,对人们总体需求而言,好学校是少数。另外,父母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孩子能进好学校,父母就感到脸上有光。
他认为,教育资源均衡化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投入,办更多适合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去上的幼儿园。
如何缓解“择校低龄化”?71.3%的人建议“缩小幼儿园差距,平衡教育资源”;65.7%的人建议“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65.5%的人建议“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52.2%的人建议“家长理性选择幼儿园,不盲目跟风”;61.2%的人建议“加快应试教育体制改革”。
河南省南阳市某县小学教师马长军,当初给孩子找幼儿园时,差不多跑了县城里一半的幼儿园,他发现“公办幼儿园一个比一个傲慢,民办幼儿园一家比一家无序”。很多民办园都提倡“超前教育”,教材五花八门,明显突出识字、数学方面的内容,托幼班就开始认字数数了。多家幼儿园的招牌上都有“双语”字样。他还注意到,有几个幼儿园的教师只管让孩子写字,却对孩子不正确的姿势熟视无睹。
目前,马长军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已经开始大量学习拼音、识字。他把孩子学的内容跟一年级语文上册对了一下,发现已经全部学完了。
调查显示,82.1%的人表示“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知识的现象,在自己所在的地方普遍存在”。
朱家雄认为,目前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难题。这些年,不少地区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不仅没有减轻学生负担,而且难度很大。很多孩子到了小学不适应,因此产生了一些问题。所以一些幼儿园大班的老师,就让孩子多学一点减少幼小衔接坡度的的知识,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受访者怎么看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知识?调查中,仅25.4%的人认为“提前学习,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的节奏”。81.3%的人认为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无奈的选择”;74.3%的人认为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毁了孩子的童年”;49.3%的人认为会使“孩子易产生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