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初期,家族企业借助血缘与亲缘关系,可以低成本地聚集创业所需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家族企业增强生存能力;但随着企业成长,如何看待家族内部人力资本局限性和融合外部职业经理人,成为家族企业能否壮大的一个关键因素。
根据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的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目前,多数家族企业处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相统一的状态,公司总裁、总经理主要由企业主本人及家族成员担任。在本次调查中,仅有253家受访家族企业(约占调查总数的7.9%)的总裁或总经理由职业经理人担任。
浙江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凌教授分析,从调查结果看,企业主最关注的是保持企业所有权的家族控制。尽管现在聘任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相对很少,但并不能阻挡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和期望。
调查显示,有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意向的家族企业达到1600家。这些家族企业在“家族企业聘用职业经理人原因”(多选)的一项调查中,有65.9%(1054家)的企业认为是由于“企业规模化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家族中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有435家,占27.2%;还有23%的家族企业因为希望“摆脱家族管理”。
调查表明,如果可以聘任职业经理人担任总裁或总经理,家族企业愿意给予职业经理人2.1%的企业股份,这意味着,部分家族企业已经能够接受给职业经理人一定程度的股权激励。
在不想聘用职业经理人的2568家家族企业中(多选),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有55.9%的家族企业提出了这个问题,34.6%的家族企业(889家)则选择了“成本太高”,还有20.9%的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表示“难以信任”,另外,有16.5%的家族企业选择了“相关法律不健全”。
由此可见,受访企业很矛盾,随着企业越做越大,最初全身心打天下的家人面临着能力不够的发展瓶颈,但聘用职业经理人又心存顾虑。“关键在于家族企业如何善待外来的职业经理人。”陈凌说,他在做调研中印象最深的是为李锦记企业工作到70岁的“家族事务总监” 黄秉玉,被他称为“不是自家人的自家人”。他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需要职业经理人,家族成员不能提供伴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人才。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表示,占我国目前民营企业90%的家族企业在未来5~10年将面临传承换代的关键时期,这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他认为,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但是,由于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尚不成熟和完善,家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十分薄弱。
据了解,该项调查数据来源于2010年进行的两年一次的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调研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领导,中国民(私)经济研究会牵头实施,联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进行。抽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4900份,在全国工商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系统分别进行,总计回收问卷4614份,总回收率为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