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学习成才·每周一星

光缆神医

张城龙 汪宇堂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23日   10 版)

    提起士官李双江,他的名头在南疆军区部队可谓响当当,大家称他为帕米尔高原的“光缆神医”。

    这个身高1.78米的大块头,腰间常挂着一套光缆维护专用工具,一双手粗大异常。很难想象这样一双大手,干起活来竟跟“绣花女”的双手一样灵巧。

    李双江所在的某通信站有线连担负着防区内1100多公里光缆线路的维护重任。出故障的光缆常常需要光缆接熔,而“光芯开剥”是一大难关,这是一项细致活儿。每根光缆线里有4根管子,每根管子里又装有蓝、橙、绿、棕、灰、白6色光芯,光芯特别脆,上面的涂覆层只有0.1毫米,接光缆时要剥皮,用力大易拉断,用力小又刮不掉,冬季操作,更是难上加难。

    为提高自己的光芯开剥技术,李双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经过数百次反复练习,原来开剥一根24芯光缆需要20分钟,后来只要两分钟,且完好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100%,比《通信专业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的快5倍,李双江成了开剥光缆的“神刀手”。他总结出的“一固定、二卡紧、三切皮、四轻拉”剥缆口诀也被部队推广使用。

    “我们的责任很重。”李双江说,他们单位要确保边防部队与北京总部的通信光缆保持时刻畅通。由于防区属于地震、雪灾、洪水、风灾频发地带,李双江每年都要带领光缆抢修分队官兵到10多个边防连、哨卡、人武部巡线多次,一年下来要走上千公里山路。常年作业,上千公里的光缆线路,李双江练就了10分钟就能判断出故障点准确位置的本领。

    多年来,李双江习惯随身携带一本“口袋书”,防区有多少个点位、山口、前哨班、边防连、会晤站、机务站,每根光缆的线由,哪些地方有雪山、断崖、冰河、达坂和冲沟,他都会记在“口袋书”上。特别是,每次执行边防光缆维修任务,他都会在图纸上做个标记,标注出新光缆的走向、地下结头及长度、标石座编号、周围地物地貌变化,还有故障情况及处理办法等。

    日积月累,他整理出上千个维修案例,既方便咨询,又可作为通信兵护线教科书。2010年6月,帕米尔高原深处乌恰县境内有一段光缆出现故障,造成5个乡村、牧区的电视电话信号全部中断,地方技术人员几天几夜没能找出故障,他们给李双江打电话求援,千里之外的李双江根据故障现象准确推测出大致的故障点,帮助地方恢复了线路畅通。

    别看李双江是个“大块头”,可他干起高空作业的活儿来,敏捷地像个“蜘蛛侠”。他说,为了练攀援技术,有几次他从8米高的缆杆上掉下来,幸亏有“保险带”保护,算是有惊无险。

    刚开始他爬上8米高的电杆时,因为个子大坐不进缆车。没办法,连队为他专门制作了一个大号缆车。刚开始作业时,他也不习惯,坐在缆车上向另一根缆杆滑行时,由于离地面太高,缆车摇晃得特别厉害,李双江头晕目眩,常常吐得吃不下饭,时间长了,才慢慢不晕了。

    有线连的战友们都记得这样的场景:空气稀薄的帕米尔高原上,酒杯粗的黑色光缆凌空飞架在两山之间。李双江嗖嗖爬上电杆,在绝壁上的钢铰线上,一点一点移动。一阵大风吹来,他在高空荡起了秋千,脚下的修路工人发出一阵惊呼。只见李双江紧紧抓住吊绳,迅速从腰间掏出工具,在风力减弱的间隙快速排除了故障。

    新疆电信克州分公司得知李双江这个人才后,要出重金“挖”李双江到地方工作。某通信站魏主任二话不说给顶了回去:“把他给你了,我咋办?这样的兵,给座金山也不换!”

    当兵9年,李双江参加过20多项国防通信光缆工程保障任务,准确判断并熔接光缆故障点数百次,出色完成了12万公里光纤接续任务,无一差错。9年时间,他带出了技术骨干32人,4人考上军校或士官学校。李双江自己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士官标兵”,2011年4月,他又被总部评为“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

分享到:
写好遗书与死神过招
光缆神医
来自新兵连的日记(之一)
好一支科研青年近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