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到广州军区某部实地采访,笔者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师级部队科技装备处10年间创造的辉煌成果:总共获得200余项科研技术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0余项,全军某专业技术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30余项,36项成果被总部列装全军。
更令我们难以置信的是,交出这份亮丽科研成绩单的竟是一群面孔稚嫩的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28.4岁,其中10人是博士,32人是硕士,初次出成果的平均年龄24岁。甚至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名单中,有不少居然是刚出校门的“黄毛丫头”和“毛头小伙儿”。
28岁的课题组长拉起一支平均年龄仅24岁的“青年近卫军”
这个青年信息化人才群体的崛起源自于10年前一次出人意外的突破。
新千年伊始,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潮洪流奔涌,广州军区某部信息化建设也获得一个难得机遇:为把长期在高山海岛恶劣环境中值勤的官兵解放出来,总部将一项投资千万元的全军重点科研规划课题“某远程网络系统”攻关任务赋予他们。
捧着历史上这个最大的“西瓜”,部队上下一时间摩拳擦掌,颇为兴奋。然而,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发现这个“大西瓜”变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课题组拿出的方案,都因关键技术无法解决,被有关部门和专家否决。
就在部队上下为找不到高水平科研领军人才突破难关而着急上火之时,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小丫头”站出来。她就是刚从国防科大读完硕士,分配在课题组做一般工作的28岁女上尉江旻舟。她提出:“传统的技术方案行不通,能不能试试用更新的信息化技术来解决难题?”
结果,28岁的江旻舟担纲课题组长,带着一支由她挑选出来、平均年龄仅24岁的“青年近卫军”,其中有的还戴着学员“红牌”,开始这项全军重点科研课题攻关。
300多天后,这群全部由尉官组成的“青年近卫军”攻克难关,该课题一举摘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个青年人的惊人突破,给这个部队党委和领导人才观念带来了强烈冲击和震撼,使他们清楚看到:在那些面孔稚嫩、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中,蕴含着极大的人才“富矿”,深入发掘其中的人才资源,大胆信任他们、培养他们成才,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支青年近卫军突然杀出,带来科研项目的爆炸性增长。”采访中,该部政委胡富辉告诉笔者,“一些因攻关受阻而搁置多年的信息化课题有了重大进展,许多过去想干不敢干的课题在他们主导下立项开展,还有不少从未涉足的科技新领域也被他们开发出来。笔者查阅发现,仅他们眼下正在攻关和搞预研的课题就有72项之多。
梯队衔接,“80后”涌现群体领军人物
2010年,这个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摘下了他们10年中的第3个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随后又在2011年获得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带领课题组创造这一出色佳绩的,是这个群体新一代骨干“准80后”杨丽华。
“卫星综合信息系统”是这个部队近年加强信息化建设又一个重点攻关项目。然而,由于几个领军人各有重任在身,以至于这个重点项目因找不到合适的带头人迟迟打不开局面。
正当人们为此着急的时候,2009年年初,刚刚主持完成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年仅30岁的纳西族小伙子杨丽华站了出来。他很快就让人见识到出色的组织才能、攻关能力和拼命精神。在科研最紧张的一段时间,他每天只睡1~2个小时。在他的带动下,课题组硬是把原定两年完成的工作压缩到一年之内。从年初到年底,他们连续闯过方案论证、建模仿真、样机研制、系统联调、项目鉴定等几大关口。2010年,这个项目参加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评审,在当年参评的39个项目中力压群雄,以第二高票当选。杨丽华也由此奠定了在这个群体中新一代领军人的地位。
在这个群体中,让人们看到新希望的还有一批“80后”科研人才的成长。
毕业于华中师大物理系的傅翔,成长颇有点戏剧性。大学期间7门功课重修,险些没拿到学位的傅翔,竟在毕业后的短短数年间,和战友一道两次摘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用傅翔的话说:一是环境逼的;二是师姐师兄们带的。
一走进这个你追我赶、充满竞争的科研群体,傅翔倍感压力,他再也不敢像在学校那样混时光,为了弥补计算机知识的不足,买来一大堆最新计算机编程书籍日夜恶补。
都说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不久,已走上业务科长岗位的孟庆武,为新毕业学员讲解计算机编程知识,介绍当时最流行的网络编程软件。
性格张扬的傅翔脱口声称:“这软件我会,我还用它编过程序!”为了考考这个口出狂言的新人,孟庆武课下给他出了一道编程题。当傅翔将写满程序的10余页草稿递上时,居然把孟庆武“唬住”了。他编写的程序思路缜密、方法奇特,孟庆武决定举贤,推荐傅翔进入一个正在展开的重大科研课题组。在这个课题组,傅翔边学习边攻关,完成任务还不错,就这么和大家一道“稀里糊涂”拿到了第一个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牛刀小试就获成功,让傅翔自信心“爆棚”。不久,上级下达研制“某区域态势生成系统”课题。得知消息,傅翔立即找到处长江旻舟,主动请缨担任课题组长。对他的自信和进取精神,江旻舟很欣赏,但又担心他知识准备不够,经验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半途而废,就用激将法逼他立下军令状。
不出江旻舟所料,担任课题组长不久,项目就遇到难题。因为他拿不出办法,全组人就只能大眼瞪小眼。对于傅翔的窘境,领导并未袖手旁观。为了帮他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单位专门安排他到地方学习最新信息技术。领导还亲自带他开展调研,闯过难关,该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这次难得的历练,不但让傅翔提高了专业素质,思想也变得成熟,针对差距,完善提升自己。2009年,傅翔受命参加全军“十一五”某时空态势系统重大科研课题,他全权负责这一项目的关键系统研制,立下新功。在成果鉴定会上,大家都为他的成功感到高兴,拍着他肩膀叫“傅态势”。
从稚嫩的“翔仔”到挑大梁的“傅态势”,傅翔的成长是这个群体新生代人才不断涌现快速成长的缩影。为使部队信息化建设有更加持久的发展后劲儿,部队党委把年轻科研人才接续培养摆在重要位置,精心规划,一个梯队一个梯队地打造,使这一青年人才群体不断发展壮大。采访中,笔者记录下这样一串年轻人名字:
唐冬明,1980年出生,先后3次领衔科研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参与重大课题攻关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永超,1982年出生,毕业5年拿下5个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中一项担任课题组长;
刘双龙,1984年出生,连获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一项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支科研青年近卫军正强势拔节生长。
严德勇 徐纲领 张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