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1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走基层·百姓生活实录

春运人潮里的红马甲

本报记者 辛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1月19日   11 版)

    北京站,出站口,熙熙攘攘。小马和“同事们”蹲在地上吃盒饭,吃得特香。他的头发梳得很整齐,有人猜他是做生意的,有人猜他是老师。小马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吃完饭,他套上红马甲,直奔站台。不一会儿,手里就拎上大包小包,身后跟着陌生的大爷大妈。

    没错!小马是义工,专门为服务春运而来。在接站处或者送站处,只要看见老幼病残孕乘客,他就会上去帮忙。迎来送往,就是他的工作。

    有人常问他:“小伙子,你要多少钱?”

    小马拍拍左胸,上面印着四个字:慈善义工。

    “免费的!”说这话的时候,小马透着一种自豪。

    小马全名马红松,今年26岁。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问多了,他就搪塞一句:在国企坐办公室。

    1月7日,他向单位请了10天年假,准备第二天回保定的老家。晚上,手机报上的一条信息把他留在了北京。这条信息的大概意思是:1月8日,为期40天的春运拉开了大幕。根据春运特点,北京站停售了站台票,但这给接送老幼病残孕的乘客带来了不便。为了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北京站和慈善义工协会招募志愿者,开展“助残扶弱,慈善义工暖春运”活动。信息上,还留下了组织者的电话。

    小马一直是个热心肠,平日里经常做义工。看到这条信息后,他很快就做了决定。在给家人说明了原委后,他就跟组织者“接上了头”。1月8日早上9点,他准时出现在北京站出站口。志愿们相互还没混熟,就纷纷套上了红马甲。从那天开始,他们成了北京站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刚上岗,工作压力超出想象。在接站处,迎接父母的旅客尤为着急,“红马甲”中一拨人在外面耐心解释,还有一拨人在站台上努力搜索受助者。

    小马第一个帮助的是一对从佳木斯来的老夫妇。

    他走上车厢的时候,老大爷坐在椅子上,一脸愁容。一打听才知道,大爷上车的时候崴了脚,不能走路。大妈看着大包小包一筹莫展。他们在等自己的儿子进站迎接。

    小马走过去,短平快介绍自己,“大爷,我们是志愿者,我们帮您拎包。您的孩子可能就在出站口,我们先出去吧。”

    同行的志愿者推来轮椅,小马拎起行李,一行人顺利地走出火车站。

    在出站口,焦急的儿子看到父母得到了志愿者的帮忙,感动得连声说谢谢。最让小马感动的是,老大爷努力地从轮椅上站起来,和他们每个人拥抱。

    那一抱,让小马的心里暖暖的。

    第一天下来,他和红马甲们累惨了。从站台到出站口几百米的路,他们走了不知道多少回。大家平日里几乎不干重活儿,一趟趟搬运行李,体力严重透支,一闲下来,胳膊和大腿一块哆嗦。

    小马说,能支撑自己的,就是那一张张感激的笑脸,“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工作了几天后,志愿者们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几名志愿者在门口登记,把需要迎接的人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由同事传给在站台上守候的志愿者,这样迎接旅客有了针对性,效率大幅提高。

    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则是感动。

    有一天,突然来了两个年轻人,不由分说必须加入他们。一问才知道,志愿者曾帮助过他们的父母,家人让他们周末过来帮忙。两人忙活了两天,走的时候,都没打招呼,连名字都没留下。

    有一位受助的老大爷,出站后执意要塞给慈善义工10元钱,百般解释,他才知道义工是免费的。

    还有的人,走到他们身边拍拍肩膀说,“你们都是活雷锋啊。”还有人感慨,“这年头,还是好人多。”

    每次听到这些,小马他们心里都热乎乎的。

    但是,工作并不都是开开心心,也有让他们窝心的事。

    有一次,一名年纪不太大的中年女人,让他们帮忙把行李送上火车。

    小马说,“阿姨,因为人力有限,所以我们的帮扶对象为老弱病残的乘客,您可以找小红帽,他们也能帮您。”

    不料,这名女士说,“你们不是免费的吗?你们是不是义工啊,你们帮忙还挑人呢?”

    几番劝解之后,这名女士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有的志愿者遇到这种事,很伤心,小马却看得很淡。“北京,中国的首都,祖国的心脏,和谐城市,包容城市,我觉得,做义工要相互鼓励,要包容一切不好的事。”

    小马也被身边的志愿者感动并鼓舞着。

    一个湖南小伙子雷国庆,一天服务12个小时。他要干到大年二十九,才会回家过年。

    还有一个叫张静的女孩子,今年23岁,第一次做志愿者。每次看她拿着很重的行李,小马都会心生怜惜。张静工作3天后,累得病倒了,没想到在家休息了一天后,又回到北京站。

    小马私下开玩笑说,“这个女孩多好多善良啊,我要是没女朋友的话……”说到这里,他嘿嘿地笑了起来。

    工作了8天后,小马也感冒了。坚持到第10天时,他决定回家了。“我不能让家人担心,大过年的,我也不能病恹恹地回家。做好事,还得慢慢来。”

    他最怜惜的张静也在当天回无锡老家了。

    小马做义工并非心血来潮。他曾有过5年的军旅生涯,做好事早已成了习惯。2009年转业到北京之后,他还自发组织了自己的爱心社,通过QQ群的方式招募志愿者。每个月,他们都会做好事。在北京长途客运站,他们组织过义务指路志愿服务;在街头,他组织过清扫小广告的小分队。每次活动,参与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二十多人。

    有人问他,你做义工,图什么?

    小马说,就图个心里舒服,“人活着也不能光为了钱,年轻人应该力所能及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一名志愿者在网上发布微博,说得很中肯,“我们人手有限,不能帮助所有人,我们只能竭尽所能,让这个寒冷而又漫长的春运变得温暖一些。”

    据慈善义工协会的黄斐介绍,此次温暖春运的活动从1月8日开始,持续到21日,每天义工服务分为两个时段:9时~16时,16时~22时。至今,共有千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有的是每天都来,有的志愿者仅来过一次,服务几个小时后就离开了。

    小马说,这次做义工,他还有一个收获,“收编了两个大学生。他们决定加入我的小群体,未来一起做公益。”

    小马说,今年的春节,因为帮助了别人,幸福满满的。

分享到:
春运人潮里的红马甲
警方管理涉案财物走向规范
荧屏过度娱乐的治理之道
草根英雄谱写时代大爱
北京市对159件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