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末的愁云惨雾中,从一堆理论书籍中翻出《红发安妮》这样一本书的人,纵然不是那样一朵为了考试要提前几周沐浴更衣、焚香祷告、闭关修炼的奇葩,也还是能清晰地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奢侈感。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些关于爱的小故事,与我们忙碌的世俗生活相隔多么遥远。如果我有一个成熟、理性又有点关心我的朋友——就是那种目光坦诚,习惯冬天不戴帽子,过规律的生活和时常关注新闻头条的人——他(她)一准儿会对我说:那很好,可那有什么用呢?
确实,我们现在重视的事情大多是“有用”的。在真实的压力面前,文艺啊,梦想啊,幸福感啊,就像一张褪色的铅笔插画,美丽却苍白。所以,如果有人是在自恋情怀的左右下,因为被封面上印着的“每个少女心中都有一个安妮”吸引而翻开这本书,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他(她)也一定不会失望的,安妮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姑娘——爱说爱笑爱编故事,经常为自己的外表感到烦恼,争强好胜,不把男孩子放在眼里,在文法上花样翻新的小脑瓜一遇到几何就变得不灵光。我们很容易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笑起来露出一对小酒窝儿的甜姐儿戴安娜和聪明骄傲的万人迷吉尔伯特,一定能够让不少人想起某位同桌或前座,也一定有不少人被像爱管闲事却心地善良的邻居林德太太一样的人评论过长相,被像严厉刻薄的教书匠菲利普先生一样的人把名字记在黑板上。
而我的“悠闲旷野”,大概是马路对面那片杂草丛生的操场,大院里的孩子们在写完田字格的傍晚,日复一日地追逐打闹;周末与小伙伴们瞒着父母偷偷去“闪光小湖”钓鱼,撒欢的快乐中总伴随着心惊肉跳,在小鱼的挣扎中,我第一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感。在那个打电话发短信还没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年代,每一次敲响小朋友家的门,都要经历一次期待与担心、兴奋与忧虑交织的复杂心理体验。现在想起来,那种情形可以称为“薛定谔的小朋友”。没有钢琴课、没有绘画班,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与安妮相处的这一个下午充满了回忆的味道。
没有人会不喜欢安妮这样的孩子,她像一个散发光热的太阳,细腻敏感、体恤他人的同时,又总能快乐得如此夸张,用积极向上的情绪照亮周边所有的阴郁,自己也越发出落得闪闪发亮。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小黑人与小白人吵架”的典故,安妮不正是我们头脑中的那个乐观、正直、善良,总是坚持做对的事的小白人吗? 我们对安妮的喜爱,其实源于我们对于那一个白色的自己的肯定。你看,最初的自己,在最幼稚的作文里,不是总会让小白人赢吗?只是,生活不是一条直线,当逐渐走出了当初那个二元对立的小世界,面临越来越多的评判、比较、选择题时,追求着一个又一个光鲜亮丽的标签时,快乐已经远远不是一枚紫晶胸针那么简单的事了。安妮的故事止于16岁的花季,停留在她熟悉与热爱的安维利小镇,而我多希望也能够就此停住,在最好的年纪,在园子的围墙内永远地驻足。哦,稍等,烦请不要停在期末……
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对生活的要求变得如此之多。我们一方面渴望得到永恒的幸福,期待被承认、被喜爱、被尊重,另一方面却抱怨着追寻的过程,并越来越容易厌倦。跟少年的年龄一起增长的还有烦恼,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时候让人觉得无法负荷。读《红发安妮》,从小世界里的小故事中,我们会发现安妮性格中最有魅力的所在——生活永远不会令她失望。海潮的喧哗,布满晚霞的天空,六月的清晨,她为每一处细微的美丽而反复地感动,这个女孩子似乎不懂得什么叫做“习以为常”,什么叫做“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新裙子、野餐会、好朋友、第一名,当我们浸浴在幸福中逐渐麻木、习惯了被爱而愈爱索取之时,红头发的小安妮依然坚持着对爱和幸运报以无以复加的感激,把“求而得之”看作是上天的眷顾和特殊的幸运。这是一种怎样高境界的没心没肺啊!同时,这又是一种多么高深的智慧,多么高贵的生存状态。我想,本书的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在安妮的灵魂里,一定倾注了最大程度的善。这善是安妮看待一切的出发点,也是她将这世界照得无比美好的光源——是的,人会有烦恼;没关系,看这世界多美!这真的只是一本有着彩色铅笔画做插图的少儿读物吗?抑或,有很多道理我们小时候就已经懂得,只是渐渐忘记了。
回忆总是美好的,幻想中的未来也一定是美好的。而此时此刻,我们真切感受到的当下,不管正在被什么样的烦恼困扰着,都是美好的,因为它不仅是过去希冀的未来,亦是明日回不去的曾经。生活如此多娇,你看,冬天真的就要结束了,而且结束得令人心花怒放。
黄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