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杜克海同学“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的来信,我认为不应把杜克海当成第二个潘晓。潘晓之问,“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既表达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一代青年的内心迷茫,也显示了突破固有价值观、寻求思想解放的内在努力。而杜克海同学的“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更多的是对外部环境、前途未来的患得患失,到底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还是一次次考证,还是投身书法摄影爱好?到底哪一种选择更能够赢得未来?
笔者认为,杜克海同学简单地将“考证”、“拿奖学金”、“评荣誉”、“找工作”等外在目标视为侵扰、诱惑和压力是错误的。尽管当下的大学体制,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应当看到,大学是造就人才、实现自我的不可替代的精神殿堂。杜克海同学的所谓迷茫其实是缺乏坚强意志的表现。大学生应当学会忍耐,学会承受痛苦,敢于迎接挑战,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人类伟大的事业多是忍耐者完成的。曾国藩说:“顺而率性者愚,逆而强学者智。”忍耐的过程也是战胜人性弱点的过程,是对“性格决定命运”定律的挑战。忍耐后面潜藏着人格的骄傲。只有精神高贵的人才会默默忍耐。一个人的精神资源大多形成于忍耐时期。
忍耐者总是心事重重。忍耐是对心理健康的对抗。心中的郁闷没有得到充分宣泄,这无疑是一种自我折磨。但是,忍耐并不意味着拒绝宽恕、拒绝遗忘、拒绝反省。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自我调节、保持快乐的话,就没有精神修炼一说了。书法家启功说:“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忍耐是对苦难的承受,也是风雨历练的结果。因此,忍耐不应当是人格的扭曲,而是在沉潜中丰富心灵、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