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地理大发现

比鸡还小的飞机

本报记者 赵涵漠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01日   11 版)

    人类对于飞行的梦想还远未走到尽头。

    眼下,就在距离莱特兄弟试飞第一架飞机3000多米的“微型鸟舍”飞行实验室里,一架不到30厘米长的迷你直升飞机正在“嗡嗡”的声响中起飞,并潇洒地在空中划出阿拉伯数字8的轨迹。

    千万别以为这个小家伙只是个遥控玩具,对于五角大楼来说,它可是美国国防部一项重要实验的主角。“我们正在试图让电脑控制蜻蜓般大小的无人驾驶飞机成为可能。”一位被重金聘请的航空航天工程师说。

    这并不是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在阿富汗,海军陆战队员曾“像扔飞机模型一样”扔出一架名为“乌鸦”的无人驾驶飞机,去侦察下一座山岗的环境。

    突飞猛进的无人驾驶技术正改变着战争的方式。在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头功属于一架新式蝙蝠翼隐形无人机,它先行侦察了拉登的府邸并传回录像。那些曾荷枪实弹坐在飞机里的军人如今正被信息分析员所取代。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空军总部,一间洞穴般大小的房间里悬挂着数百台平板电视。这里每天要处理来自全球的无人机发回的海量信息——接近1500个小时的全动态视频以及1500张静态图像。

    10年前,美国五角大楼仅有不到50架无人飞机,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为7000架,并因此在一年中获得50亿美元的拨款。2011年,美国有350名驾驶员接受了无人机远程飞行员训练,比战斗机和轰炸机驾驶员训练人数的总和还多。

    新西兰的“蛇鲨”无人直升机,只要超过225米的距离,地面人员就听不到它飞行中的噪音;美国的“蜂鸟”无人驾驶飞机,模仿昆虫的飞行机理,能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飞行,并且很轻松地停靠在窗台上;而在以色列,曾经发生过一架14公斤重的无人机在试飞后被人盗走的案件,情报官员称,间谍们觊觎无人机已久,看上了它无须遥控、可自主飞行的技术。

    军事专家们甚至预测,到2030年时,“间谍苍蝇”就将面世,这种配备着传感器和微型摄像机的超小型飞机将可以侦察核武器,或是在废墟中搜索生还者。科幻作家的设想也将变成现实,未来的战争将是“虫虫对战”。

    “与我们笨拙的飞机相比,它们能做的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无人机研究者迈克尔·L·安德森赞叹。

    这或许也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些日子里,那些手持枪械的战士,将不得不被坐在电脑前指挥飞机的信息员所取代,个体英雄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但眼下的情况并不那么乐观。

    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部落村庄里,当地人曾将发出“嗡嗡”声的无人机称为“红蜜蜂”。据巴基斯坦的一家报纸报道,从2006年~2009年,美国无人驾驶飞机发动的攻击曾导致687名平民丧生,而被击毙的“基地”组织头目仅有14名。

    目标识别问题已经让美国烦恼了很久,特别当友军是多国部队而敌人又是非常规敌人的时候。2007年11月,一本军事技术杂志报道称,临时调派到内华达地面控制战的一名英国军官承认,其辖下无人飞行机“捕食者”曾错误地将目标设定为英国的一个特种作战小队。

    有军事伦理学家指出,无人驾驶飞机会使战争变为一种电子游戏,无需让美国人处于直接的危险中就可以造成其他国家的平民伤亡,这会使得美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卷入各种冲突。

    巴基斯坦联邦部落地区前最高长官马哈茂德·沙哈甚至将美军称为“懦夫”,嘲笑他们不敢在作战中流血。而美国海军学院的伦理学教授迪恩·彼得·贝克也说,“我们对于曾经的战争形式都有一种怀旧情绪,像骑士与骑士之间高贵的对战”。

    毫无疑问,有关无人驾驶飞机的伦理讨论会持续存在,而无人驾驶飞机那不靠谱儿的个性更使它们饱受诟病。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海军曾派出700多架无人机进行反潜作战,结果有411架在执行任务时失踪。

    时至今日,美军投入战场使用的“乌鸦”无人驾驶飞机仍旧继承了这一传统。为了搜索一架在训练后没有正常返回的“乌鸦”,军方曾派出5名官兵花费6个小时步行穿过黑暗的巴伐利亚森林,还派出了一架直升机。但谁也没找到迷路的“乌鸦”。

    一个月后,又一架“乌鸦”因程序设定错误而向着错误的路线一路狂奔。官兵们接到的第一个有关“乌鸦”行踪的电话称:“它已经飞往了非洲!”

分享到:
基因时代一个关于爱的冒险故事
你见或不见 逻辑就在那里
比鸡还小的飞机
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