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0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当你开始进入社会工作并打拼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读书少了多要命

宁浩: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本报记者 原春琳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06日   12 版)

    CFP供图

    小时候,宁浩最不理解的是“妈妈为什么要放那么多书,占了那么多地方”。在某种程度上,宁浩可以被称为厌学的孩子:初中时成绩中等,因为喜欢美术被老师拿着教鞭在后面追赶;高中上了一个月就退学,转身去读了一所艺术中专……

    如今,凭借《疯狂的石头》声名鹊起、并跻身亿元票房导演俱乐部的宁浩发现,小时候最不爱干的事情成了现在的最爱。他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家里的藏书是妈妈的三倍了,却不敢说自己爱读书。因为“读的越多,才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

    学习绘画后才发现,人与人之间可以不只是较劲

    在很多人看来,宁浩一直是那种“中不溜”的孩子:初中班里60多人,他的名次一直稳定在30名。

    尽管父母一直希望他能在求学之路上走得远些再远些,可宁浩上初中时就对妈妈说,不要指望我上大学。在这个自称“从小没有梦想,没想过考大学”的孩子看来,成长之路有很多条,虽然他自己也不清楚这条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在宁浩的青春记忆中,中学阶段就像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描述的一样:神侃,吹牛,打架。尤其是打架,那是集体活动中最盛大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没有那么多事情可做的年代,男孩子们太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

    在宁浩眼中,自己就读的太钢五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好好学习的好孩子;另外一种是带着小帮派性质的叛逆阶段的孩子,每天放学不回家,在一起抽烟喝酒。游走在中间地带的宁浩这样评价自己:做好孩子很无趣,自己算是坏孩子里不太坏的那种。

    实际上,宁浩的成绩不差,只是有些偏科:物理、化学和历史都很好,语文和美术也不错,就是英语特别差,经常不及格,政治的成绩也不理想。

    中学留给宁浩最深的印象是两种竞争此起彼伏:体力的竞争和智力的竞争。这两种竞争他都不喜欢。

    当他开始学习绘画并进入这个领域时才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除了较劲,还有很多美好。他对美的认识也就此展开了。

    可是班主任老师拿着教鞭又追了过来:宁浩,你不务正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可以自由,但是必须有底线

    高中,宁浩依然上的是重点班,可他就不想读书,感觉学得很吃力。上了一个月的高中后,他退学了。

    时至今日,已为人父的宁浩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了自己很大的自由,但是不能超过打架这个底线,作奸犯科的事情,比如拿家里的钱,是绝对不允许的。

    此外,只要无害的爱好,父母都会全力支持。宁浩喜欢绘画,父母就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帮他找老师。尽管家里并不算是有背景:母亲是太钢下面一个供水厂宣传科科长,父亲是太钢五中的司机。

    人生很多时候充满了巧合。宁浩刚刚从高中退学,就赶上山西省电影学校招生,他成为一名美术专业的中专生。

    这个艺术类中专如今已经不存在了,可宁浩回想起来,自己“太热爱这个学校了”——寒窗10年,突然到了没有约束的环境,学习好坏是看你画画怎么样,而不是看数学和语文成绩。“这日子太美了”,宁浩说,回过头来,前10年自己干了多少不热爱的事情啊。

    宁浩没有荒废这4年的时间。他真正进入了艺术领域,人生突然打开一扇门:原来只是在书本上背过的文艺复兴,三大巨匠……就这样来到了生活中,与自己息息相关。

    这扇门后充满了新奇和希望。宁浩特别期待可以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有点像初恋,真的希望可以为此奋斗终身。”

    学了10年美术之后才发现自己是色弱

    中专毕业之后,宁浩不愿再回到自己从小生活的那个工厂,他不喜欢那种竞争和机械化的简单生活,而是希望去剧团,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回太钢就是回企业,去专业团体就是去搞艺术。 

    宁浩最初被分配到太钢电视台。可执拗的他就是不去报到。19岁的宁浩背着自己的画,到各个艺术团自我推销。这看起来是一件无望的事情。

    可人生有时就是充满了奇遇。宁浩跑到山西省歌剧舞剧院门口坐等院长,碰到太原话剧团的一个老师也来办事。闲来无事的两个人聊天,那位老师看了他的画,就说:你的画很好,介绍你到我们团吧。

    就这样,宁浩被破格招进太原话剧团,从企业编制转到事业编制。“还是有很多好人的,就是看你的态度和热爱程度。”

    一切如宁浩所愿。可在上世纪90年代,话剧在山西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市场,就没有工作。

    在一年的时间里,宁浩就做了一件事情——抄黑板报。每天早上打上两壶热水,就没有别的事情了。

    当时,宁浩很苦闷:以为可以做专业的事情,却无事可做。20岁的他觉得总要做点事情,不能浪费时间。

    宁浩希望接着上学,就报考了中央工艺美院。可是生活又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色弱。

    宁浩知道:在美术方面,自己是没有办法继续走下去了。

    不能画画,就必须找到一条走下去的路

    宁浩很庆幸自己有“二皮脸”的精神:此路不通就换一条道路。可是到底选什么道路呢?

    他仔细分析:自己所有的兴趣,乐队、音乐、美术,都与艺术相关,职业也应该靠近艺术领域。

    1997年,20岁的宁浩决定“看不清的时候到更高的地方去看看”,揣着父亲给的2100元,开始闯荡北京。

    其实父母已经做好了他一个月后就回山西的准备:妈妈的单位分了一间房子,家里简单地装修了一下,就等着这头“犟驴”回头。

    宁浩又犯“拧”了:你们都觉得我不行,我还一定要混出个样来。为了省钱住在地下室的宁浩开始想办法养活自己,向室友学习摄影,拍起了人像写真。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

    生存不是问题了。他又开始纠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

    宁浩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节目制作。这个专业更多的是培养记者、编导和摄像。可宁浩没想往这个方向发展,如同中学时代一样,他还是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课才会认真上,比如绘画课。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拍摄作业,宁浩拍了一个5分钟的故事。老师特别喜欢,认真地告诉他:你应该向故事片方向发展。

    当时根本没想过这个方向的宁浩嬉皮笑脸地跟老师说:哈哈,我就是糊弄,你别骂我,给我毕业证就可以了。

    成人教育不解决住宿,宁浩天天找房子。一次,他跟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方刚亮老师一起合租房子。方老师看了宁浩的第二个作业,也说,你应该可以做导演。

    宁浩这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导演。他回家跟妈妈商量,妈妈泼了冷水:你家祖坟上就没有长那根草。宁浩回答:一个人要有价值,我不能画画,必须找到另外一条可以走下去的路。但是走到哪里,不知道,也没有想过。

    宁浩告诉妈妈:不管你怎么想,我要做。“人家都不让干的,我就要试试看,我就是较劲。”

    “在某个阶段,人要证明自己是独立的,算是成人礼吧。我就是不甘于别人的安排,就要精神断奶。这是一个决绝的姿态,一定要证明自己的能量很大。”宁浩说。

    有需求时,就会有强大的力量支撑你主动学习

    找到目标后,宁浩觉得自己学东西有劲多了。 

    北师大有一门课专门讲摄影机设备,对一个画画的人来说,学习摄影机由多少个零件构成、叶子开合板多少度等技术知识真是非常枯燥。可是他知道自己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后,就会格外认真,两周内就全学会了。

    “这是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关系。当你有需求的时候,你会有强大的力量支撑你去学习。”他说。

    北师大毕业后,宁浩并没有着急去拍片子,他知道自己学的还不够,就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专升本。当时导演系不招生,他就报摄影系。不管什么专业,只要给他两年时间在学校里待着,就可以了。在北电,他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天天蹭课。

    那时,宁浩算是班里的“富学生”:已经在北京买房买车了。他知道要实现理想,首先要有物质保证,否则,空有理想是没有用的。所以,他结合自己的特长,拍MV,也拿了不少奖项。

    宁浩很清楚,拍MV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宁浩也不放过锻炼自己的机会:他拍MV又快又好,也不讲价,只有一个要求,每个歌曲里面都要讲一个故事。

    宁浩要感谢自己的“工人家庭背景”给了自己一种角度和力量:不去想别的事,咱也甭找人,咱也没别的人,就把活儿干好就行了。

    就这样,宁浩用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抓住机遇,成功了。如今,宁浩被人冠以“鬼才导演”之称,可妈妈保留着对宁浩幼时的评价:你这个焚琴煮鹤之徒,居然敢写剧本了?

    宁浩也在反思,他后悔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打基础的阶段,如果在中小学接受系统完整的美学教育和相应的文学教育,自己的状态会比今天要好,“当你开始进入社会工作,进入创造中,并在社会上打拼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读书少了多要命,才知道当年爹娘和老师说的是对的,应该读书。”

分享到:
宁浩: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欺人者其实很懦弱
“忙人”苏铭彻:对自己要狠一点
进军职场
90后不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