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块未经打磨的钢坯搬上机器并安装好,按下绿色开关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产业集聚区天誉动力公司职工张国民的手指在操作键盘上跳跃,车床飞快地旋转起来,磨具忽起忽落,钢坯粗糙的表面逐渐变得锃亮、光滑。看到如此娴熟精湛的操作手法,很难想象一年前,张国民还是一个在家里游手好闲的农村待业青年。
“县职教中心不仅免费教我车床操作技术,还给我推荐了工作。”张国民是扶沟县城郊乡八里营村人,他告诉记者,原来全家全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而现在他每月2000多元,他一人一年能挣以前全家两年多的收入。
张国民只是受益群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南省扶沟县围绕当地产业集聚区企业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开创了 “产业集聚区+职业教育中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目前该县职业教育中心已有4200多名毕业生成为企业熟练工,有效破解就业难和招工难,力促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就业。
缺乏技术让待业青年和企业都作难
2008年,张国民在南方打了半年工,由于手上没啥技术,只能出苦力,还挣不了几个钱,就回家务农。“农忙时就帮着父母种家里的3亩多地。农闲时没啥事可干,也只能四处游荡、打牌赌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父母多次训斥自己不成器,可自己没技术,出去也挣不到钱,左右为难。”
35岁的张明亮是扶沟县包屯镇人,10多年前他去广州打工,并在那里找了个外地媳妇。儿子出生后,就送到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没技术,只有靠下苦力挣钱,为此张明亮和妻子很少回家。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也一天天变老,张明亮心里老是放不下。
据周口市副市长、扶沟县委书记田永红介绍,像张国民、张明亮这样的农村闲置或渴望回乡工作的青壮劳工,在扶沟县有近10万人。为促近他们的就近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就业,缓解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该县近年来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企业。
“可是把企业引来后,入驻企业却又为招不到熟练工人而犯愁。” 田永红说,“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新工人是待业青年和留守妇女,技能差,容易出现残次品,生产效率不高,企业综合用人成本高;另一方面,工人收入也难以提高。如何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成为群众、企业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建设合乎产业集聚区“胃口”的职教中心
“面对新一轮更加激烈的技术工人竞争,人力资源的储备和整体素质状况,越来越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扶沟县县长卢伟告诉记者,为助推县域经济、服务企业发展,扶沟县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于2009年确立了“产业集聚区+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思路。
“目前,职业教育中心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建成了教学楼、行政综合楼、两栋学生公寓、食堂和澡堂,配备了现代化教学和实训设备,投资1900万元的实训楼正在建设。”卢伟表示。
扶沟县职业教育中心主任李建设介绍说,为此扶沟进行了两方面的资源整合,一方面是整合教育资源,把该县相对偏远的一职专和规模较小的二职专整体迁入职教中心,同时建立职业学校教师调配、培养和补充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与课程不对称、与人才市场不对接和“双师型”教师不足等问题。
李建设说:“我们提出打造合乎产业集聚区‘胃口’的职教中心。根据企业发展和用工需求,职教中心还积极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了机电、电子、计算机、数控等12个骨干专业,新开设服装设计、办公自动化和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13个。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县内外务工人员到该县集聚区就业,改变留守妇女、儿童多的状况,该县每年都利用春节等农民工回家的有利时机,举办大型招聘会。
张明亮告诉记者,在县里政策的号召下,去年回家乡后他和妻子就双双来到县产业集聚区,参加了职业教育中心的培训,并在家门口当起了工人,这样每天下班后都能和父母孩子在一起。其他不少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也被家乡的企业和县里的优惠政策所吸引,纷纷回乡。
企业直接去职教中心要熟练工
春节前,记者来到扶沟县职教中心数控专业实验室,只见机器轰鸣声响成一片,每一台车床前都围满了学生,有的在操作车床,有的在记录观看。
任课教师张可超介绍说,学生正在进行的是车工实践技能测试,“这个班的学生春节后就要到天誉动力公司实习,天誉动力是我县产业集聚区最大机械制造类企业,也是职教中心的校企合作企业,目前对车工需求很大。”
张可超告诉记者,天誉公司负责人已对学生进行了考核测试,对他们的素质非常满意,承诺实习期间月工资1500元以上,转正后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
记者在扶沟县昌茂公司动力车间走访时,见到了职教中心首届毕业生单记龙。面对记者,单记龙自豪地说:“从职教中心毕业时,我已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还顺利考取了高级电工证。学校推荐我到效益较好的昌茂纺织公司工作,现在我已当上电工班班长,月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2000多元,比刚大学毕业的姐姐工资还高。”
产业集聚区的豫人木业公司董事长李中平说:“以前我们最头疼的就是新员工的技能和素质问题,去年我们委托县职教中心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安全常识培训后,职工的专业技能得到很大提高,产品不合格率明显降低,仅此一项,每年就为企业节约原材料成本180万元。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直接去职教中心要人,这样的学校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