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来,让我们“自言自语”地敞开聊

本报记者 张黎姣 实习生 高珮莙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07日   09 版)

    2011年岁末,四川某地上演了一出有趣的“窃贼现形记”。

    当天,一名窃贼被抓了个现行,警察搜出她的手机并要求她使用时,一个软件让女孩儿露出马脚,表明了她并非第一次偷窃。那个软件叫微信,窃贼不会操作,更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不起眼的软件里还保存着原机主的微信账号,警察点开自己手机上的微信,加机主为好友,两人对讲几句,事情明了了。

    这个例子或许并不能让你明确微信是什么,但足可见它的普及程度。如果你对它的功用还感觉模糊,请仔细观察周围人用手机的方式。

    是否发现身边那些爱聊天儿的朋友,不再躲到角落里煲电话粥、不再对着电脑狂敲键盘,而是对着电话煞有介事地“自言自语”,时而声情并茂,时而吃吃傻笑,别以为他有些癫狂,他只是在使用手机的一项新技能——对讲。

    同类的语音通讯应用并不少,除了微信,Talkbox和米聊也是使用人数较多的“网络对讲机”。它们的功能定位大同小异,都是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只是在细节处理上各有侧重。

    曾经在QQ、MSN、飞信上,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或图片、视频来交流,而这些语言通讯应用上线后,众人开始了语音“狂欢”,就像Talkbox一个广告语所说:引领语音变革,体验史上最快的沟通方式。它可以使手机一秒钟变为对讲机,实现两人或多人自由对讲,而这一应用或许已代替通话和短信,成为年轻人常用的手机功能之一。

    “原来大家见面问QQ号,后来是校内,再接着彼此在微博上‘互粉’,现在一定是打听Talkbox或是微信的账号。”小白常和朋友在语音通讯应用中聊天儿,“速度快,和打电话差不多,有无线网络的话,也不用付费。”

    语音通讯应用比直接通话和视频更受欢迎,它还有别的优势。

    北京大学的相丹妮十分热衷于此类软件,无论在走路、吃饭,她经常捧着手机和朋友语音聊天,在她看来“微信比发短信快很多,声音比文字更生动,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对方的心情和语气。”

    “虽然视频也可以即刻看到对方的神情、动作,但限制比较多,用语音就轻松得多,我不必担心打扰到别人,像短信一样,他可以选择回复或不理睬。”小白认为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会影响别人,没有负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方洁认为,年轻人使用该类应用不外乎是为交流,语音交流比文字交流更接近现实交流的感受,而与视频相较,又可以不用顾及在镜头前的形象,分寸感恰如其分。最重要的是,它是免费的,这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

    在心理专家张丽丽看来,使用这类软件的人群年龄层偏低,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很多关注,因此心思敏感、细腻,情感需求大,需要更多支持。语音通讯应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多地接触同龄人,把自己的心理需要方便地表达出来,同时寻找共鸣。

    闲时和朋友说上几句,不满时也可以找个人吐槽,无数潜在的“话唠”们找到了掌中宝。不过,除了消遣、联络感情外,语音通讯应用也为主人们做了些“实事儿”。 

    在北京租房的郑晓前几天网线坏了,情急之下把微信的签名改为‘急需一根网线’,没想到还真有人给她送来了网线。

    11月,小白去泰国度假,出发前并没有为手机开通国际漫游功能,而是在抵达后打开手机里的语音通讯应用,对着它说一句:“我已经安全到达,放心。”

    “用它特别方便,只要有网络,大家就能收到我的消息,还能知道我的地理位置。”在泰国期间,小白与家人、朋友所有联络都是通过语音通讯应用实现的,回来还向朋友炫耀她的明智。

    起初基于熟人网络建立起的语音通讯应用,如今功能渐多,群聊、根据话题参与聊天儿、“摇一摇”找到和你同时摇动手机的人……可见,诸多语音通讯应用从起初的熟人网络逐渐扩展。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就有不少人“有组织”地在语音通讯应用中聊起来。

    相丹妮认为这些很有趣儿:“可以随机配对任何两个陌生人一起聊天儿,感觉很新鲜。”

    在大家一致追捧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类软件存在防备心理。

    郑晓说:“我不喜欢与陌生人对话,感觉会暴露自己。现在我很少用语言通讯应用,有急事儿打电话就好,至于是否会和朋友闲聊,我现在根本没有那工夫。”

    北京师范大学的妮雅更喜欢用短信:“在这个‘速成时代’感觉很多东西都转瞬即逝,微信就像个传话筒,雁过不留痕;短信更像是个记事本,可以重温怀旧。”

    的确,当下即时通讯应用中沉没的情感成本令人唏嘘,尽管语音能传递更多情感,但却未必能让交流双方更真诚。

    在一家外企上班的蒋云超深有感触地说道:“QQ、MSN、校内、微博,看起来大家好像有越来越多的联系方式了,但却减少了见面坐下来好好聊聊的机会;我们在网上分享着彼此生活的点滴,维系着自己的社交群体,似乎觉得周围的世界变大了,但心的距离却好像越来越远了。”也许,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络秀场上,“很多人关注你,但并不关心你”似乎成了一种常态,而“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则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解释。

    究竟是什么淹没了我们的情感?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建中这样解释:“我们的社会发展太浮躁,大家诚信程度不够。简单地加快交流的速度,不能弥补情感上的失落。眼下,这些即时通讯工具还是基于网络交流,空间的距离,给了人安全感,大家可以不承担责任。但是,我们越来越擅长和机器打交道,却忘了最好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

    沃建中自己也会使用一些聊天儿工具,但“如果我不熟悉的人加我,我会拒绝,保护自己的空间。可能像我们上了年龄的人会保持这种警惕性。”

    不管是因为跟风还是图方便而加入语音通讯应用,都无可厚非,web2.0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选择的多样化,但据说正因此,一种叫做“错过恐惧症”(因为有了如qq、校内、开心网、微博等提供的各种“生活一瞥”和朋友活动,人们变得容易害怕错过,或者担心做出如何度过时间的错误决定)的“病毒”也开始随之蔓延。

    而沃建中认为,我们可以不错过任何新的沟通模式,但该考虑的是“如何能带有情感地使用这些冷冰冰的工具”。

分享到:
来,让我们“自言自语”地敞开聊
“方韩之争”是一场民间思想震荡
快活和清纯的蒋英走了
靠出洋相,小品甭想再博得笑声
撬动经济腾飞,文化不应被踩成一地粉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京开幕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