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云南省部分地区再次遭遇大旱。连续3年大旱,使云南森林防火遭遇了有记录以来高火险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大风天气最多、影响面最广的严峻考验,森林火险危机四伏。云南各地防火处于高度战备之中,全省已组织应急扑火队两万多支,62万人随时待命。截至目前,云南省16个州市中已有14个州市持续90天处于4级以上高森林火险天气。
面对虎视眈眈的森林火险,日前正在召开的云南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多名政协委员对当下的火灾预警和监测体系表示出担忧。
“林火灾管理体系更多的是靠 ‘人海战术’、‘问责制度’,忽视了将高科技监测系统用于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体系中,即使出动再多的人,火灾预防和监测仍然处于薄弱环节。”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的一位委员说:“轻灾前的预警应用,重灾后的应急抢险,政府以‘救灾’为主的传统模式,因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应用防御的缺失,即使救灾能力再强大,也成为了政府社会管理和灾害防御预警的一块短板。”
问责制易导致重灭火轻预测
昆明某机关干部徐平(化名)至今对2010年发生在昆明市近郊的一场大火记忆犹新。
那天晚上,虽然大部分明火已经扑灭,但为防止死灰复燃,机关近千名干部上山参与防火工作。当时相关部门给每个干部发了一个50公斤的水桶,然而在漆黑的夜晚,顺着山势陡峭、没有路的山坡往上爬,就是徒手走路也十分吃力,别说还要拎一个50公斤重的水桶。许多人不堪重负,不得不将水桶丢弃。“没有工具,就是到达火场也徒然。”徐平说。
而更尴尬的是,为了支援山上的扑火大军,一些干部带着盒饭和军大衣上山,然而因不熟悉地形,夜里又分不清东西南北,这支送配给的队伍直到天亮都没找到在山上防守的人;而那些防守的人因穿着单衣上山,夜里抵不住寒冷,只能找一块安全的地方燃火取暖。
“救火毕竟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更大的灾难。”徐平记得,那天,参与扑救的许多人拿的是扫帚等工具。这样的扑火工具显得十分无力。
徐平说,让大量的机关干部上山参与扑火救灾,与目前实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有关。无论火灾发生在哪个市县区,县长、区长及林业防火职能部门一把手不能以任何理由回避,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否则将被问责。由于森林防火问责被层层加码,当防火或火灾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专业扑火队伍力量不足时,机关干部就义不容辞地递补上去。
记者从云南省林业厅获悉,今年以来,云南省政府派出了16个督察组赴16个州市对森林防火各项部署安排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察督办,对200名有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
“问责制必不可少,但这种体系也容易导致重灭火而轻预测。如果没有预测,即使问责也已经造成了损失。”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说:“事实上,我们更希望领导不仅要出现在火灾现场,更要出现在火灾预防监测工作中。”
“人海战术”效果有限
2月7日,记者在昆明附近的一座山林看到,入山道路上,每个路口都有护林员防守。他们用竹竿设置了临时路障,除住在山里的村民外,任何人不得入山;因工作必须要入山者,需实名登记。即使是昆明市的旅游胜地——昆明西山森林公园,游客也要登记实名和记录身份证号、进山时间并交出打火机等易燃品才能进入。
据悉,从1月以来,云南省各级财政共投入森林防火经费1.8亿元,上岗8.3万多名护林员,设置检查站5109个,大大超过去年。
昆明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说:“目前,森林防火主要采用‘人海战术’和‘牛刀战术’。‘人海战术’是指大量护林员上岗,进行宣传、登记和巡山,从原来的每100公顷林地一个护林员增加到现在的5个护林员;‘牛刀战术’是指杀鸡用牛刀之意,组建大量应急扑火队伍,对每一处火灾,无论大小,迅速出击。”
但对于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来说,“人海战术”往往因地理环境而受到极大限制,云南省2978万乡村人口依高原地理环境而居,形成1.3万多个行政村,10万多个自然村,森林防火存在不少“盲区”,加之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原始森林资源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次生林正在成为新的火灾隐患;而更不能忽视的是,森林防火体系还存在一个残酷的现实:装备落后、信息化管理缺乏、森林航空消防规模小、各地专业扑火队伍力量不足、扑救能力欠缺,使得森林防火捉襟见肘。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的一位委员也指出,多年来,云南对灾害预警机制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事业为例,云南省2008年安排气象事业经费1366万元,而江西、广西分别为达到了2133万元和289l万元,相当于云南省的1.6 倍和2.1 倍。
“火灾预防和监测,是我国目前森林火灾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环节。”云南省政协委员张艳萍说,目前国内的火灾监测、灭火指挥主要采用人工嘹望台、飞机巡航巡视、卫星监测、直升机指挥、灭火等手段。然而中国森林航空消防的现状是:直升机数量少,飞机载量小,尤其是适合南方高海拔林区作业的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更少。中国森林航空消防主要从国内几家通用航空公司租用直升机和请求部队支援,一小时租金3万,如果一年按100天防火期计算,一天巡航5小时,100天就要1500万元。2009年,西南森林航空护林总站从韩国转租了4架直升机,飞行费几乎用完了全年的飞行费。
以救灾为主的传统模式亟须改进
“森林火灾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林火的监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普遍采用了遥感技术,如望台、航空探测,卫星遥感系统,特别是具有实时传输信息能力的无人机系统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张艳萍在其向大会提交的《运用高科技小型无人飞机“ 机-机-地”传输系统,加强云南省自然灾害防控处置能力》的提案中说,机-机-地系包括两架飞机和地面接收站(接收车)一套,具有数据采集、转换、转发、接收、传输等功能,一套仅450万元,使用年限10年,每年的维护费仅15万元。
“相比与高昂的森林防火经费的支出,作为现有林业监测手段的有力补充,对气象的要求低、没有机场、飞行员及飞机保养等费用的支出,低成本使用和维护的无人机系统具有极高的优越性。”张艳萍说。
对这一技术十分了解的北京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办事处主任姜震说:“无人机可以全天候地在空中对林区进行勘察,特别是地面巡护无法顾及的偏远地区林火的早期发现、报告火场位置、采取行动将火灾消灭在初期,还可以解决飞机巡护无法夜航、烟雾造成能见度降低尔无法飞行等问题。”人海战术和问责制能防住森林大火吗?
他说,森林火灾发生时,火场上空能见度极低,即使是航护飞机能达到火场上空,观察员也无法详细观察到地面火场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又存着安全隐患。无人机克服了航护飞机的这一不足,通过搭载摄像设备和影像传输设备,随时执行火警侦察和火场探测任务。地面人员则通过接收来自无人机的微波信号,随时掌握火场动态信息。
云南是一个“无灾不成年”的省份,张艳萍等委员指出,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已经随社会经济增长而增大:上世纪50年代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0.02%,60 年代0.12%,70 年代1.61%,80 年代1.41%,90 年代到达了2%以上,而现在已上升到3%~5%。2010 年云南省GDP 为7220.14 亿元,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34.1亿元,损害率达4.63%。其中,气象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及所占灾害比重两者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改变以救灾为主的传统模式,尽快将高科技运用于自然灾害预警之中,已经刻不容缓。”张艳萍说。
本报昆明2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张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