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2月2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药效和经济作用均被怀疑

30年博弈撬不动熊胆产业利益格局

本报记者 刘世昕 实习生 钟新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24日   08 版)

    2月22日上午,福建省惠安县,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记者实地见证“活熊取胆”过程。连日来,归真堂上市事件在社会上掀起强烈的谴责风波。迫于压力,归真堂不得不宣布养熊基地开放两天,供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

    CFP供图

    究竟有多少中医在开药的时候会配伍熊胆?每年全国的熊胆制品中有多少被用于治病救人,又有多少被用做噱头制成高档保健品、礼品?全国有多少地区的经济必须依赖熊胆产业?

    在这轮由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归真堂”)拟上市引发的活熊取胆利弊的辩论战中,每一个关于熊胆的疑问似乎都有观点截然相反的两种答案。支持的一方认为,熊胆的药用价值找不到替代品,而活熊取胆并不会给熊带来痛苦;而反对的一方则认为,熊胆的药用价值被利益方无限夸大,对熊胆的利用也早就从合理走向了残忍。

    调查中,记者发现,在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中,虽然有243种药品含有熊胆成分,但找不到证据证明,熊胆究竟在这些药品中发挥着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

    难道真如很多专家指出的那样,熊胆制品早已异化为高档的礼品、保健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莽萍教授多年来一直研究动物福利和动物保护,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熊胆产业开始关注活熊取胆的问题。在她的记忆中,过去30年间,社会中的一些善良力量和熊胆产业的博弈一直不断,媒体也多次大规模聚焦活熊取胆问题。但让她感到遗憾的是,每次被千夫所指之后,活熊取胆产业依然打不垮、灭不掉,因为养熊业的背后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利益格局。

    事实上,在药品保健品领域,曾经和熊胆一样被神话的还有虎骨和犀牛角。老虎和犀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按照相关法律,从1994年起,任何虎制品和犀牛制品都不得被使用和交易,甚至虎骨和犀牛角还被退出了《药典》,虎骨和犀牛角早已被人工合成品替代。而熊在我国只是二级保护动物,熊制品没有被限制使用和交易。

    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负责人葛芮看来,除了难以被撼动的利益格局外,政策和法律存在的不足,也是使得熊很难像老虎那样被解救出来。

    被夸大的效用?

    在媒体上公开表态支持熊胆能治病,而且认为熊胆药效不可替代的专家不在少数。他们的依据既有自己行医过程中的现实经验,也有《本草纲目》等传统中医理论。支持的专家认为,熊胆所具有的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难以被替代。

    反对的专家则认为,熊胆的主要成分就是熊去氧胆酸,这种物质早已能被人工合成,而且用途有限,完全犯不上为了有限的使用范围而伤害动物。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祖述宪就是“活熊取胆”坚定的反对者。最近几年,他在博客上发表了几十篇相关文章。

    祖述宪告诉记者,一些熊胆制品的说明书上也标明,熊胆的“药效标志性成分”是熊去氧胆酸。在药理和临床试验方面,熊去氧胆酸的主要功能是治疗胆囊里小的胆固醇结石,减轻胆汁淤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与传统中药中提到的清热、平肝等作用并不相同。

    他介绍,临床试验发现,熊去氧胆酸虽然有治疗胆结石、肝硬化等功效,但疗效有限,治疗这些疾病目前已经有更好的药物和医疗手段,熊去氧胆酸并不是非用不可的药物。

    祖述宪说,他接触过很多中医,一辈子都没用过熊胆,还有很多中医认为,以中医药的名义倡导活熊取胆其实败坏了中医药的名声。

    市场上很多种叫“熊胆胶囊”的药,其主要成分包括熊胆、栀子、菊花、车前子、大黄和冰片等10多味药,功效为清火、平肝等。祖述宪说,按照中医的观点,这个方子里的很多味药都有所谓的“清火”作用,熊胆加进去到底起什么作用,只有天知道。

    古代医书中提到熊胆的功效大多用于平肝、清火、小儿惊厥等,但在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243种含熊胆的药品中,有的具有护心功效,有的能治痔疮,有的是眼药水……在专家看来,这些病症,都不需要熊胆来治。

    再有,祖述宪认为,熊胆能治病一方依据的是中医理论和本草古籍,但是治疗的却是现代医学诊断的疾病,有没有经过认真的临床试验,能不能自圆其说尚不清楚。

    “因为说不清的效果就要进行残忍的活熊取胆?”不管是祖述宪,还是动物伦理研究者莽萍都持这样的观点。

    根据亚洲动物基金的粗略分析,我国每年的熊胆粉产量以吨为单位计算,但究竟有多少被真正用于无可替代的药品,并不清楚。

    撬不动的利益格局

    祖述宪介绍说,读过医学史的人都知道,世界各国早期的古医药书中都有使用各种动物的胆治病的记录,古埃及在几千年前就曾使用鱼胆治疗眼病,古罗马、古印度也都用过各种胆汁治病。这些做法都是人类在蒙昧时代采用的,现在早已被抛弃。但我国还在坚持使用,是因为我国上世纪80年代自朝鲜引进养熊取胆后,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养熊产业,养熊场、药厂、保健品厂等多方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利益格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胆熊生存的恶劣状态不断被环保组织披露,关于要不要保留活熊取胆的争议也在民间此起彼伏。

    据业界人士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是活熊取胆发展最混乱的时期,以至于1993年,当时的林业部不得不专门下发紧急通知清理整顿养熊场。

    该通知专门强调,为尽快消除国外对活熊取胆的不良影响,各地应立即停止新建各种形式的养熊场,立即对现有养熊场及其活熊取胆情况进行调查和清理整顿。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活熊取胆的问题进入了争议的第一个高潮。1999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广东番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黑熊养护中心,解救了5只被活体取胆的熊。

    该机构负责人葛芮认为,如果说,活熊取胆的状况近年来在我国有一点点改善的话,就是在2009年年底,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亚洲动物基金曾联合发起“无取胆熊养殖场”省际联谊活动,当时有18个省区市的林业部门以文件或公告形式明确重申,本省(区、市)不再批准以养熊取胆汁为目的的各种养熊项目。 

    据亚洲动物基金提供的资料,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无活熊取胆的省份增加至20个。

    2006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又一次表态,不再新批活熊取胆的项目,但亚洲动物基金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1个省区建有活熊取胆的养熊场,数量多达98家,而且胆熊的数量已经从当年的6000多只增加至1万多只。

    在专家看来,这1万多只还是保守数据。亚洲动物基金也表示,他们提到的一万多只也只是来自部分有数据的养熊场,还有很多养熊场没有公开的数据。

    如果说从药理上熊胆并非不可或缺,那么对地方经济而言,熊胆产业是不是就举足轻重呢?亚洲动物基金的另一个数据是,目前全国既是养熊场又有制药厂的企业有29家,熊胆制品生产厂家194家。从现有公开资料也很难看出,194家熊胆制品企业究竟给各地的经济带来怎样的作用。即便是养熊场最多的吉林省,也没有宣称熊胆的相关产业对当地经济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莽萍等学者认为,熊胆产业就是满足了很少一部分人的利益诉求,但给人民的精神带来极大伤害,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给国家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

    早在2001年,卫生部就专门发文,不再审批以熊胆粉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以此为依据,2001年以后出现的熊胆保健品即是违规产品,如归真堂的熊胆茶等。

    祖述宪和莽萍都建议,药监部门和卫生部门应重新审查和评价熊胆的医疗保健价值。

    被异化的药品

    有支持活熊取胆的专家认为,几千年来,人类驯养动物就是为了利用,如果非要取缔活熊取胆,就会使传统的中医中药陷入动物保护的陷阱,阻碍国粹的发展。

    而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负责人葛芮介绍,她曾查阅过《药典》,能被中医入药的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多个种类,而入药的动物在药典中只占3%,大量被使用的有蝉脱、龟甲、鹿茸、牛黄等。仅仅熊胆一项不入药根本不会影响国粹的发展。虎骨和犀牛角的禁用就是成功的例子。丝毫没有影响到中医中药的发展和其治病救人的效果。

    2011年年底,一家拍卖机构曾准备拍卖陈年虎骨酒,后因有动物保护组织向有关部门举报而叫停。之后有一些拍卖机构表态说,未来拍卖会将禁止拍卖虎骨制品。

    虽然此次虎骨酒的拍卖流产,却引起了葛芮的担心。几天前,在一个动物保护的国际研讨会上,她呼吁,虎骨酒作为收藏品、奢侈品出现在拍卖会上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和警醒。这说明,商家通过炒作,希望营造出虎骨等保护动物制品值得收藏的氛围,吸引人们囤积居奇。这种做法实际上早已背离了动物入药的初衷。把动物类药品、保健品异化为礼品、奢侈品、收藏品,会进一步加剧对保护动物的伤害,动物制品的厂商会为了获取利益不惜铤而走险。

    世界保护动物协会项目协调员孙全辉说,真正的动物保护者并不反对对动物的利用,因为对动物的利用属于自然的规律。动物保护者反对的是不考虑动物的需要,过度地、奢侈地利用,商业化地利用,或者在可以有更好的替代方式的时候,仍然用过时的方式残忍地利用动物。在孙全辉看来,过度利用就是残忍,动物保护者反对的是残忍。

    孙全辉认为,商家的利益和动物的保护是难以平衡的。这就需要政府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引导商家在利用动物的时候合理保护,而不是过度残忍。

    孙全辉说,几年前北京曾发生过大学生在动物园拿硫酸泼熊的事件,当时法院以伤害公共财物罪对其进行判罚,暴露了我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我国迫切地需要一部防止虐待动物的法规。这样的法律并非要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够制定,许多不如中国发达的国家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法律,而中国现在的经济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即便不能够制定这样一个法律。之前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也需要修订,特别是在对动物利用的方面,应该有动物福利的内容。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相关文章:

    国家药监局回应人工熊胆难产

    政协委员呼吁重视活熊取胆的负面影响

本报记者 刘世昕 实习生 钟新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2月24日 08 版

30年博弈撬不动熊胆产业利益格局
国家药监局回应人工熊胆难产
政协委员呼吁重视活熊取胆的负面影响
六成求职者无技术等级证
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
武平新学期学生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