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2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灼见台

别让高技能与高素质成了“两张皮”

若尘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27日   11 版)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着一种“功利化”倾向,把职业教育看成纯粹是为“职业”而举办的“教育”,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职业学校的功能就会越来越窄,学生的适应性就会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受企业欢迎。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撇不开关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者本身对“职业教育”的片面化理解,认为职业教育仅看重技能,只要毕业生掌握了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直接使用所学的技能,培养目标即达成。不可置否,“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首要培养目标,但在这一主导目标之下,“素质”绝不能淡出人才培养的范畴。

    当然,有很多现实原因牵制了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可能,如生源质量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等,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去探索素质教育、进而忽视学生素质培养的借口。

    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中,一项名为“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能力及职业态度与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5%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是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列调查所提供的选项中最后一位,这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对此重视程度不够。

    笔者认为,对职业态度与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板子”不应只打在“高职毕业生”的身上。其实,我们应该反思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是出了问题?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认为,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中的“高端”,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高,并且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这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根本。

    这应是对高技能人才的权威的界定。因此,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重“技能”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育目标不能靠教育内容拼盘化来实现,否则教育目标越完备,教育内容就越混乱,最终导致教育活动陷入无法操作的层面。

    其次,教师对教育目标的认同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决定了教育目标最终的实现程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远比教学内容重要,学生主要是从教学过程而不是从教学大纲中获得对特定知识的感知。

    第三,教育的目标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虽然“目标清单”本身可变,不同目标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但是只有真正将学生利益和社会福祉作为中心问题考虑的教育工作者,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和方案。

    第四,职业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成果也应实施有效地监测、评估与监督。从问责制角度出发,相关部门有义务定期根据设定的教育目标,评价和公布教育方面的实际产出,以方便公众了解自己的教育投资是否物有所值。职业院校本身也需要通过更多的校本研究,反思和探索既定教育目标的最佳实现方法。

    目前,对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讨论的热点,而对“高素质”却有所轻视,“高技能”与“高素质”本不是职业教育中的“两张皮”。

分享到:
两院院士:当代鲁班将从职校生中脱颖而出
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
赵武军:“点子哥”弃铁饭碗创办发明专利孵化器
别让高技能与高素质成了“两张皮”
缺工 企业放弃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