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商会总经理V”、“吉林市政府驻京办职员V”、“电台编导V”……
曾几何时,微博上一个带V的后缀,会让公众天然地相信这个“经过验证的身份”真实无疑,但郭美美、高悦儿等人的相继曝光,却不断提醒公众一个他们也许不愿接受的现实——那些微博上被缀了V的用户,未必如你想象的那么“表里如一”,相反,有些人的加V身份可能只是一件“迷彩装”。
“目前,微博运营商提供的认证服务中,有一些‘漏洞’,正在被滥用。”李菲(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从2010年开始,她在国内数家知名微博平台负责相关工作。
郭美美们是如何穿上的“迷彩装”?微博加V认证服务,到底有哪些漏洞?其中有没有猫腻儿?能不能避免?
一个周末的下午,李菲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一一讲述了她眼中的答案。
为何人人想“加V” 有的图虚荣,有的为营销
点开新浪、腾讯、搜狐等几大微博平台,“媒体记者V”、“知名演员V”、“独立导演V”、“公司董事长V”、“律师V”……这些被冠以V头衔的认证账号比比皆是。他们的粉丝,往往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他们的发言往往会被成百上千地转发,由于“加V”意味着微博运营商认可了这些账号的真实性,草根用户对他们的发言,天然地有好感和信任度。
但在李菲看来,公众对这些缀了V的头衔可得“留个心眼儿”。
“虽然在各大微博平台上,个人用户申请加V一般有严格的要求。但在现实中,能‘绕开’或者‘破解’这个正规途径的加V方式,不一而足。”李菲告诉记者,“比如,走员工内部‘快速通道’加V、找关系‘夹带’加V、刻意在证明材料上造假骗V,都是这部分‘带V用户’可能利用的途径。”
李菲的话不是没有现实佐证。
“草根用户申请微博加V不被通过?没关系,找‘搞的定工作室’,专业又快捷。”“只需500元,附上名字、电话、微博链接、认证说明和身份证号码,当天给你认证好,做不到包退全款。”
你若查询各大微博平台的官方认证规则,会发现个人加V认证“门槛重重”——比如要求你在娱乐、生活、体育等13个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需要提交真实的身份证明和加盖单位公章的证明文件,并且要在严格审核之后,方能予以免费认证。但你若是换个思路,在百度搜索或淘宝网上输入“微博认证”几个字,会发现给自己“加V”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
如今,正如媒体所披露的,“花钱买V”早已形成一种市场需求,微博加V认证也俨然成为一条地下产业链。
为何人人想加V?在李菲和她的同事看来,答案很简单:有人图虚荣,有人为营销。
“其实,微博认证的主要目的,是确认你的身份是正确的,你顶着这个身份发言需要负责任,跟你是否是名人没有必然联系。”李菲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但是,人人都有虚荣心,希望自己被关注、增加粉丝数,同时,更希望自己有话语权,说出的话有更多的人相信。”
她表示,就她所见,微博上有此动机的演艺界年轻人尤其多。
“第二个原因,是在微博这个自媒体上,一部分用户希望借‘加V’扩大账号的影响力,赚取广告费,说白了就是营销自己。”李菲告诉记者,她的同事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你有500个粉丝,就相当于一本内刊;有1000个粉丝,相当于一本杂志;有1万个粉丝,相当于一份小的地方报纸;有100万粉丝,就是全国性媒体;有1亿粉丝,你就是CCTV。”
“一个粉丝越多的账号,理论上能赚的钱就越多。”她说。
李菲表示,虽然不是每个加V账号都是为赚钱而来,但微博上“水涨船高”的广告费,确实刺激了一部分用户不惜一切手段去聚拢粉丝,而账号“带V”显然是基本配置。
“据我所知,一个有10万粉丝的账号,发一条带广告性质的微博,最贵的能到2000元。”她说,“被加了V某种程度上就是公信力,它有时候就意味着钱。”
虚假“加V”账号钻了哪些漏洞
在李菲工作的微博平台上,政务微博账号和机构微博账号相对难有“李鬼”,个人微博认证则是“李鬼充李逵”的重灾区。
问题是,既然各大微博平台的认证条件都很“苛刻”,“花钱加V”究竟在哪个环节钻空子?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曾以买主身份,与数家宣称“有路子加V”的淘宝店主咨询,但卖家均对所谓“路子”讳莫如深。
“据我所知,个人按照正常的途径申请加V认证,确实很严格,有时甚至手续齐全了都不一定能通过。但这个制度又有漏洞——‘全民皆兵’搞认证、拉人‘加V’算绩效、允许模糊身份信息等等。”李菲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少‘花钱加V’服务,就是在利用这些漏洞。”
李菲告诉记者,在她所在的这一大型微博平台上,由于每天面临海量个人加V申请,有认证权限的人“比你想象得要多”。事实上是分散在各个部门,可谓“全民皆兵”。
“对用户的加V申请,我们的高层领导可以审核,下面每个部门有一批固定的员工可以审核,每个省市的媒体拓展专员可以审核——有的专员即使没有审核权,但可以代人提交加V申请,通过专员提交的申请,基本上都可以迅速通过。”她说,“有审核权的人太多了,就很难避免有人借此‘牟利’。”
一年前,李菲曾在另一家大型微博平台上担任过“媒体拓展专员”。而她眼里的第二个“制度漏洞”,就是这些手里握有“快速加V通道”的专员,在“拉人加V”上面临指标压力。“我有压力,你有需求,往往一拍即合。”
李菲告诉记者,所谓媒体拓展专员,是一些大型微博运营商雇用的公关人员,主要工作是拉媒体名人、政府官员和政府、企业等机构来自己的平台上“开围脖”,给他们快速加V,并提供相应地指导。“那时,我的指标是每周拉50个名人、4~5个机构。一般是找熟知的媒体圈、政界和商界朋友相互介绍、再批量认证的,真实性基本是在靠朋友的信誉担保。”她说,“这时候,如果一批认证里‘搀’进几个‘假名人’,的确不容易发现。”
由于与业绩挂钩,李菲坦言,一些专员还会与人结成长期、固定的“名人供求链”——即有人定期为专员或微博内部员工提供名人资源,承诺其真实性,往往1~2天内就获认证完毕。“这些‘供货人’中,难保没人在淘宝当卖家。如果一次提供10个名人的话,里面‘夹带’1~2个‘私活’,是很容易蒙混过关的。”她说。
最后一个漏洞,在李菲看来,是微博运营商默认的“模糊加V认证信息”,为一批“灰色加V身份”提供了土壤。
“据我所知,在微博加V认证刚兴起的时候,个人加V认证都要求注明精确的单位和身份——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导’、‘新丝路模特公司签约模特’等等。后来,慢慢地有一些用户不愿意了。”
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一些用户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区分职务角色与私生活等考虑,希望能隐去“精确定位”自己的身份信息。后来,经过微博运营商的一番权衡,“结果就是,个人加V账号的描述信息被慢慢‘放宽’,模糊的信息带来了更多加V商机。”
李菲的说法,在记者与数个淘宝卖家的沟通中得到了印证。
一个店名为“微博认证馆”的卖家告诉记者,目前,花钱加V只能提供“电台编导”、“演员”、“作家”等不好证伪、但又相对“拉风”的认证身份。当记者提出想被认证成“北京电视台××频道编导”等精确身份时,则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淘宝卖家的拒绝,理由是“万一被人家单位举报,我们不负责”。
运营商抢拉人头 虚假“加V”防不胜防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李菲这个“内部人士”看来,个人微博认证制度目前的种种漏洞,“根源在于,微博运营商需要在‘用户身份真实性’和‘扩大平台影响力’之间,作出艰难地权衡。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处于‘抢拉人头期’的运营商们,都将倾向于后者。”
也许正因为此,李菲认为,尽管微博认证制度在不断完善中,但“虚假加V账号”仍防不胜防。
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曾令公众对真实身份为演员的郭美美,何以能被缀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会总经理V”的标签质疑颇多。后来,新浪官方出面证实,后一身份并不真实,是郭美美擅自在线修改了认证信息所致。
2012年1月,“驻京办女职员高悦儿”微博炫富一事,再次引来公众对“微博加V,一定保真?”的质疑。对此,新浪官方的解释是,当时负责认证的工作人员未按规定流程、严格审核其虚假资料,已对该工作人员作出处罚。
“听说,‘郭美美事件’后,用户私自改动认证信息会‘自动掉V’了;‘高美美事件’后,内部员工的认证权限也被‘收紧’了。可见这几年来,微博加V认证还是在进步的。”李菲表示。
但她同时认为,从运营商的角度说,在商言商,只要想抢占“加V账号”这块大蛋糕,就要奉行“用户就是上帝”原则。
“每天每个审核专员平均要面对数百个加V认证的申请。这意味着,即使你有心抓出‘浑水摸鱼者’,也很难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李菲表示,“更别说有媒体拓展专员在有意拉人了,承诺1~2天内给你加V,能指望审核严格到哪去?基本看着靠谱一点的就‘无缝通过’了。”
当然,李菲告诉记者,就她所知,身边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做加V审核工作的工作人员,也大有人在。“但依然面临‘辨别真伪’的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在遇到有用户刻意造假时,尤其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如,李菲及其同事虽然经过了上岗培训,但大部分是做网站编辑出身,“不具备鉴别‘高仿文件’的火眼金睛”。“其实,诸如单位公章、营业执照等一系列东西,只要有人刻意造假,都可以花钱‘搞定’。而在微博上申请加V认证,又只需要提供扫描件。我们毕竟不是公安机关,在审核一些仿真度极高的扫描件时,难免挂一漏万。”她告诉记者。
此外,李菲他们在审核一些公务员、媒体人士的加V申请时,会致电他们的工作单位进行核实。“但打电话核实,也不一定保证100%真实。”
“比如有一次,我的一个同事接到一个媒体编导要求认证‘某地方电台广告部主任’的申请,他打电话去这个电台广告部‘确认是否有其人’时,被告知‘是我们部门的’,于是,就给他加了V。后来发现,他只是那个部门的普通编导,不是主任。”李菲告诉记者,“类似这样90%真实、10%虚假的加V身份,更让人防不胜防。”
尽管如此,李菲不认为穿着“迷彩装”的加V用户,就是微博发展的洪水猛兽。
“大体上,我是个乐观主义者。加V用户间会有自己的优胜劣汰,草根用户的辨别力也在不断加强。毕竟,微博是一个多元信息、观点相互竞争的平台,它的游戏规则,不会被个别穿‘迷彩装’的加V用户所左右。”她向记者表示,“而微博在中国真正火起来,也只有不到3年时间,有一些制度漏洞是正常的。微博认证需要一个不断探寻、完善的过程,每个珍惜微博的人,应该给它时间,帮它成长。”
本报记者 王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