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03月10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雪梅评中评

死磕的执著和无奈

冯雪梅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10日   T02 版)

    曾是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沈士团被称为“4%专业户”,为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这一目标,奔走呼唤了10年。他终于不再忧虑,“今年,政府对4%的承诺就要兑现”。

    长着一脸络腮胡子的人大代表韩德云只要一露面,就会遇到追踪而来的记者,他们只想求证一个问题: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建议,今年还提吗?韩德云已经和“官员财产申报公开”死磕了7年,“这个事情就这么复杂,提一次就想通过,那是不可能的。”

    除了官员、教授、人大代表这三个公开角色,用“媒体明星”来形容叶青恐不为过。只要一提到公车改革,他的名字就会出现于公众视野。身为两届人大代表,他连续8年上书两会,要求进行“公车改革”。拒绝了本可享受的专车待遇,叶青买了辆夏利车,孤独地坚持“一个人的车改”。

    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连续5年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全国政协委员蒋洪期盼阳光财政,“盼得头发都白了”……

    几乎每年两会,都有一些“老面孔”频频再现,都有一些旧事重提,屡屡成为新闻。这些“较劲”于某个议案提案,致力于推动某项改革的代表委员,让人心生感动,正是他们的执著,换来了不断的进步——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4%的目标正在实现,“三公消费”公开逐步推行,官员财产公开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个税起征点在慢慢提升……

    “一蹴而就”或者“立竿见影”,永远都只能是改革期盼者的理想,现实中,任何一项变革的推进,都会异常艰难,甚至阻碍重重。这既让坚守难能可贵,亦让艰辛成为必然。

    韩德云说,如果明年还能继续做人大代表,他可能会继续提官员财产公开问题,但若是这个建议完全失去关注,他一个人再提也没用了。叶青也说,他的车改,连他在内,只影响了单位一个半人。

    “老生常谈”屡受关注,“旧闻”总能成新闻,因为它们都关乎权力的监督制约,关乎政府的高效廉洁。早些年,媒体还不断地普及“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之类的政治常识,而在不断的“絮叨”和“审美疲劳”之后,似乎只剩下“死磕”。

    不得不遗憾地说,执著于此的代表委员并不多,而那些“较劲”的改革,往往直指当权者的自身利益。而在代表委员中,官员又占有相当的比例,有多少人能举起刀来革自己的命?即便能够高风亮节,也有诸多利益牵绊,也要顾忌同僚面子,讲究官场规则。

    就算初衷不改,一个代表委员的任期又有几年?等那些“倔人”们离任了,相关议题会不会不了了之?想要敢于直言者越来越多,想要改革少一些利益阻挠,改变代表的官民比例势在必行。

    明年,将首次按照城乡同比例选举出新一届人大代表。提交本次人大会审议的《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这是自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以来,第一次就该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让官员代表革自己的命,只是一种道德期盼,让不同的利益阶层进行平等充分的博弈,却是制度的必须。当代表中的“民”越来越多之时,“死磕”的代表会不会多一些,从而,指向官员、指向权力的变革,会不会更容易?

缉拿PM2.5是场持久战
农业部长谈“瘦肉精”
死磕的执著和无奈
干预文化会让文化死得更快
韩寒不是教育体制的叛逆者
讲真话 赢掌声
微政见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