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张晓东:守护云南最穷山村

本报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13日   02 版)

    马吉米村是云南省最贫困县福贡县最落后的一个山村。算上国家发放的低保补贴,全村715名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030元,还不及2011年末国务院确定的2300元贫困人口新标准的一半。

    由于地处偏远,村里很少有人外出打工,也几乎没有外人愿意来这个山村。80后的张晓东是个例外。5年前,他从福贡县财政局公务员岗位上离开,来到了马吉乡马吉米村当起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与他一起下乡锻炼的同事,在一年锻炼期满后纷纷收拾行囊,回到舒适的办公室;而张晓东却不,他向县里递交了连任申请,要在这个条件最差的山村再待4年。

    “一年太短,还有好多事没有进展。”他受不了村民尤其是失学儿童充满期待的眼神,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村里人。

    马吉米村要搞产业开发,村民求他去城里打听蜜蜂养殖的效益。他带上床单、被罩坐12个小时的火车去昆明,每天吃着2.5元一份的盒饭,住20元一天的小旅馆,整整待了一个月。

    张晓东打听到,昆明的蜂蜜专卖店卖种蜂,一窝700元,200窝起卖,“我的天,一万四千块!哪来这么多钱!”

    那时,张晓东每月收入1400元,在村里算是“有钱人”,但几乎每月“月光”。衣服、裤子、电话费、餐费都是母亲贴的,他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村民身上,今天给村民送几株树苗,明天给村民送些吃的,后天给困难村民家送50元……联系养蜂产生的费用也是自己贴钱,带村民外出学习养蜂也是他掏钱,就连出门帮村民取爱心人士寄来的包裹也是他自掏路费。

    村里没钱,他也不好意思借着原来的关系向县财政局要钱,“县里的财政收入一年才1800万元,本身也很困难。”

    他尝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每天写博客,把马吉米村的现实困难拍照上传。一开始博客没人关注,他用最土的办法——“狂点名人博客,留下浏览痕迹”来吸引网友关注,“那段时间,一天到晚泡在网上,狂点博客”。

    直到有一天,有网友主动要求捐款、捐物。马吉米村第一批养蜂的蜂箱就是靠张晓东募集的网友捐款购买的,养蜂技术也是他从云南农大蜂学院教授那儿“赊”来的。

    现在,张晓东的博客已有近60万人次的访问量。2月12日,他公布了自己从2010年7月8日至2012年2月10日接受的所有网友的捐款和支出明细,长达26页,“很多网友说不需要公示,但我得给大家一个交代”。

    2010年7月8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那一天,张晓东首次正式接受社会捐款。在那之前,长期资助他的母亲突然失踪,经费筹措变得尤其困难,“感觉天都塌了,幸好有网友的资助和鼓励,才能继续。”

    每年春节前,张晓东都有一笔近千元的固定花销,用于购买烟花和汤圆。这笔钱,过去从张晓东的工资里出,现在由爱心网友“埋单”。

    4年前,张晓东问村里一个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孤儿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孩子说,想看看烟花,想吃汤圆。周围的孩子也在一旁附和:“特别想看看烟花是什么样的!”

    从那时开始,每年春节,张晓东都会花钱买烟花、汤圆,和村干部一起背着年货过溜索、爬悬崖,走3个小时的山路,让村里的孩子燃放一次烟花,吃一次汤圆。

    去年3月,张晓东成为马吉乡副乡长,同时兼任马吉米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孩子们托村长捎来口信:“小张今年还给不给放烟花了?”张晓东说:“放,年年都放。”

    张晓东·微寄语

    希望当代青年,能够在纷繁的世界中,内心保留一个无关富贵、无关风月的梦想,并且为这个梦想而努力。

本报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3月13日 02 版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二次会议举行
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京举行
水果招待委员
坚决落实排除非法证据相关制度
首个空港“文化保税区”落户北京
张晓东:守护云南最穷山村
裴春亮:苦难中走出传奇
姜军:追梦永不停步
广药集团设立3000万元“向秀丽、雷锋爱心奖”
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扎实推进部队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