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1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旅行让我了解与书本中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迈出第一步,就停不下来

壮游 在不可预期的变化中完成心灵成长

实习生 彭春红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16日   11 版)

    CFP供图(资料图片)

    “即便最终被打败,但我至少应该在失败前看清自己到底是如何就范的。”《转山:边境流浪者》记录了作者谢旺霖历时3个月、独自骑行将近2000公里穿越滇藏线的故事。这个年轻人饱含血泪和感动的传奇旅程也让我们想起一个久违的词语:壮游。

    何为壮游

    提起“壮游”这个概念,一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贵族子弟进行的一种欧洲传统的旅行,后来也扩展到中欧、意大利、西班牙富有的平民阶层,尤其盛行于18世纪的英国。 

    其实,壮游并非舶来品。“壮游”这个词源自唐朝,为我们所熟知的“唐僧西天取经”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壮游。另外,亲尝百草的神农氏,扶摇万里的庄子,披兰佩蕙的屈原,豪放不羁的李白,遍游神州的徐霞客,都是了不起的壮游者。而全世界第一位靠徒步、骑车完成环球壮举的人潘德明,也是一位中国人。

    那么,究竟何为壮游?曾骑单车环绕台湾岛、海南岛、青海湖的葛磊认为,壮游就是“为了生命更臻完美,而选择走向远方的一段人生历练”。其基本要素有四:一是明确的提升自我的期许;二是足够的时间和距离;三是要付出超人的智慧和体力;四是无论在未知的旅途中遭遇何种艰险,首要是想办法克服,绝不轻易放弃和妥协。至于旅行所用的工具,他认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没有必要刻意限制,无论是徒步、骑马,还是骑自行车、搭车,最主要的就是“要达到价值观的升华和人生视野的开阔”。

    比起壮游,间隔年恐怕更为中国青年人所熟知。间隔年是年轻人踏入社会之前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进行的游历,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认识社会,主要方式有义工、国际志愿者等。间隔年在西方较为盛行,近几年,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间隔年中去。而正如雷励中国CEO陆丰所言,壮游较之于间隔年“涉及的人群更为广泛”,下至几岁孩童,上至七旬老人,都可以参加壮游。“壮游可以是工作陷入瓶颈期的人们寻求突破的一次出走,也可以是胸怀壮志的人们为了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而进行的一次游历。”陆丰这样定义壮游的目的。

    谈到壮游和旅游的区别,葛磊说:“旅游是一种享受,是寻求一种更为舒适的生活状态;而壮游更多的则是对自身的一种挑战,目的是寻求价值观的自我蜕变,并且在应对各种不可预期的变化中完成心灵的成长。”陆丰则认为,二者的区别还表现为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旅游者可以说是一名消费者,而壮游者则是以一名探索者和思考者的身份去接触一个个旅游目的地。”

    为什么去壮游

    有人认为,走出去就是为了疗伤或者逃避。甚至谢旺霖的第一次旅行也是为了“把爱人忘掉”。但是,很多壮游者告诉笔者:出行,并非因为心伤。

    出生于1988年的龙泓全从16岁开始背包旅行,至今7年,足迹遍布全中国以及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的33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不停地行走?“因为旅行让我了解了一个与书本中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旦迈出第一步,就停不下来了!”龙泓全说。

    同为80后的楼维心,正准备今年4月开始自己的壮游。他打算从舟山出发,骑车走318国道沿北纬30°这条“世界上最神奇的纬线”去拉萨。而之所以决定去壮游,是因为他觉得“年轻的流浪是人生的一种养分”。

    葛磊认为:“更多时候壮游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壮游的人或者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想去认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真实的一面,或者想通过旅途中的种种心灵体验来更好地认知自我。”

    也有人提出质疑:抛下工作和生活去壮游,是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此,葛磊给出的回答是:“关键是要看壮游的目的。”他认为,壮游的前提是要和家人达成一种支持和理解。“逃避性的出走自然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壮游本身并不是叛逆性的出走,不是与家庭社会的决裂,而是寻求自我成长的一种游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正的壮游反而是对自我、对家人、对社会更加负责任的。”

    小众的行动 大众的梦想

    谈起目前国内参与壮游的人群,葛磊干脆地说了两个字:“小众”。的确,目前在国内,壮游仅仅为一小部分人所熟知。即便了解壮游的,也有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龙泓全说,家人和朋友中,很多人都羡慕自己的旅行,但是很少有人能付诸行动,“因为他们有太多牵挂和事情而无法像我一样旅行”。

    葛磊说:“其实中国人的骨子里是有走出去的渴望的,但是正统儒家思想宣扬的是‘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这种激情。”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一直想出去,但是一直在准备,所以一直没出去。“其实,壮游不需要太丰厚的物质基础。”葛磊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决心,要在出发之前明确自己为什么出去以及期望通过壮游得到什么,另外就是,要肯拿出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除了物质和时间上的顾忌,安全恐怕是羁绊住我们脚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出行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寻求自由不等于拿生命冒险,壮游更不是玩失踪。葛磊建议,出发前需要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包括在途中留下自己的信息,出发前约定几个紧急联系人等等。陆丰认为,在选择目的地之前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稳定情况也是必做的功课。另外,女性尽量结伴出游,如果单独出游,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倍加小心。龙泓全说,开始旅行的时候家人也不放心,所以每天都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报平安,和家人保持联络。等到自己有经验了,父母也就习惯了。

    当然,基于种种原因,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去壮游,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壮游的精神——不断地挑战自我、锻炼自我。正如“旅游地理-孙屹”所言:壮游,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观,它不仅是身体上的旅行,更是心灵之旅。所以,只要内心是宽广和充满激情的,每一步,都是一次壮游!

    编后

    什么人在壮游?他们为什么去壮游?在旅途中经历过什么?有哪些遗憾和收获?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接下来的几期,我们将继续讲述“壮游人生”,一起倾听壮游者旅途中的故事。同时,欢迎大家在新浪微博上@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和观点。

分享到:
壮游 在不可预期的变化中完成心灵成长
休闲旅游者年轻化高学历特征明显
“旅游贸易逆差”怎能笼统而言
第二届国际恐龙节开幕
淮安旅游推介暨淮扬菜美食周在京开幕
天下凤凰力推中国第一古商城洪江
玛堡引发布艺风潮
雅高扎根中国 美爵品牌全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