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灾难发生整整100年后,美国科学家意外发现了导致这艘巨轮撞上冰山的“隐形杀手”——月亮。
“月亮或许可以用来解释这些庞大的冰山群是如何进入泰坦尼克号航道上的。”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说。
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看上去像是艘顶安全的轮船。船长史密斯是白星航运公司最有经验的船长,曾多次在北大西洋航线航行。正是由于他见多识广、小心谨慎,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才交由其负责。
只有最优秀的船长才配得起这艘巨轮。根据史料,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很可能比电影里的场景更奢华。一位面包师回忆起,船上大餐厅的地毯“厚得可以没过膝盖”,家具“重得你都抬不动”。一本名为《造船家》的杂志甚至评价道:“泰坦尼克号在许多细节方面模仿了凡尔赛宫。”
同时,与其后发生的悲剧截然相反,在泰坦尼克号起航前,人们热衷于讨论它的安全性:两层船底,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这些隔舱可防止它沉没。为此,一个船员曾骄傲地告诉乘客:“就算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事实证明,还是少拿上帝说事儿为好。
1912年4月14日深夜,也就是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第四天,这艘轮船撞上了巨大的冰山。该船于4月15日沉没,并最终造成超过1500人死亡。
在过去的调查中,“月亮”一直是这场事故的缺席者。该船二副莱特尔在获救后向英国调查团解释当晚的天气状况时说:“当时天上没有月亮。”而一位幸存乘客后来也在回忆录里写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时,当时夜空中并没有月亮,只有群星闪烁。
在那宿命的夜晚,如果天空中有明月照耀,那么船上的观望哨就可能会及时发现冰山,从而避免致命的碰撞。
但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尔森的研究团队发现:一般情况下,泰坦尼克号撞到的那种格陵兰冰山会在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浅水区搁浅,而不会一路向南漂往北大西洋。
但在1912年,地球发生了一次“几辈子难遇”的天文现象。1月4日,地球、太阳和月亮形成一条直线,也同样在那个月份,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达到140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亲密程度”。月亮引发了地球海洋潮汐的力量最大化,导致比正常情况多出很多的冰山脱离了格陵兰岛,一路漂浮,并很可能最终在4月进入泰坦尼克号的航道。
“关于1912年导致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冰川究竟来自哪里,我们无从得知,也没人会知道,但以上推断的确是个合理的解释。”奥尔森谨慎地表示。
不过,冰山在海洋中的漂流速度通常很慢。有科学家质疑,从格陵兰岛海湾到泰坦尼克号出事地点航程约1600海里,一座冰山按正常速度要在路上花掉5个半月。如果“肇事冰山”是在当年1月4日因异常海潮的冲击而从格陵兰冰川上脱落的,那么它的“旅行速度”未免太快了一点儿。
也有研究者怀疑,撞上泰坦尼克号的冰山也许早在1911年就已经从冰川上脱落了。它在漂向大西洋的途中搁浅在加拿大北部海岸,然后在第二年由于受到罕见天文现象和异常潮汐的影响,再次漂浮起来,并最终在4月15日行至和泰坦尼克号发生相撞的死亡终点。
但将月亮推上审判席恐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那个深夜里,泰坦尼克号曾经接到过附近船只发来的冰情警报。但据说,船员当时并没找到望远镜,不得不进行肉眼观测。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称当时航速过快,导致来不及避闪冰山;也有人称,一个慌张的舵手听错了命令,转错方向舵,引发船难;而一个海洋法医专家小组后来对固定该船壳钢板的铆钉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异常多的玻璃状渣粒,使铆钉变得非常脆弱、容易断裂。
最终,正是这些人为因素——而不是月亮——将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永远地拖入了大西洋海底。
本报记者 赵涵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