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校园来信

大学政治课请教我如何做好公民

冯慧文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21日   02 版)

    大阶梯教室里前三排基本没人,而最后一排却需要提前去抢座。有的人戴着耳机在笔记本电脑上聚精会神地打字;有的趴在桌上睡觉,甚至有时鼾声还会响彻教室,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一点欢乐的气氛。而老师也只能装作没看见,自顾自继续讲下去。这是在大多数政治课堂上出现的场景。

    这不是新鲜事。大学公共政治课堂的消极生态很早就暴露出来了,政治课的改革也不断进行,2005年经历了一次“大动作”:在高层亲自批示的促动下,大学本科生必修的政治课“瘦身”,教材变薄、课时减少。可时隔6年,学生们依然只是怕点名才勉强坐在教室里,政治课依然只是因为是必修课才会有那么多人去选。

    政治课已经一步步“缩水”,可为何还是没人愿意上呢?正如网上流行的段子,毁掉一首好歌的办法就是把它当做闹铃,毁掉一本好书的办法就是把它划进考试范围,是否可以续接:毁掉一个好理论的办法就是把它放进必修的政治课?

    其实马克思主义本身是非常精辟的一门理论,并不输于很多大学生张口闭口的亚当·斯密、霍布斯之类。今天中国的年轻人之所以缺少兴趣,是因为从小学到高中我们被灌输了太多,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典我们接触太少;到了大学的政治课上依旧如此,只是把已经烂熟的内容翻来覆去又说一遍,而没有新的思想角度和现实启迪,反而激起更为强烈的抵触心理。

    面对这种情形,有人建议高校政治课由必修改选修算了,但我认为这行不通。对于年轻人在意识形态方面施以影响,这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对此不能妄言放弃。而之所以屡改不成,“治标不治本”是关键。仅仅把课时缩短、教材改薄,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从形式上激发学生兴趣,这些是不够的。政治课的问题在于,它给了我们一种对政治的错误印象,以为政治就是脱离生活的意识形态理论,就是一些口号,与我们的生活毫无交集。

    实际上,政治的确是公民的一门“必修课”。在一个民主、开放的国家里,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当中。而目前在中国,这种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权力意识还很薄弱。就以刚刚闭幕的两会为例,很多非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可能连两会是指哪两会都不知道,一些记者连人大代表提的是“提案”还是“议案”都分不清,甚至一些代表委员本身连自己进京履职的责任都不明确。再好的制度也需要有相应素质的公民去支持。在中国不缺乏把社会主义理论背得滚瓜烂熟的人,缺的是能深刻了解现实的人,能真正用好手中权利的公民。

    高校开设政治课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大学生都培养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是把他们都培养成合格的公民,让这些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具备对我国政治制度和国情的基本认识,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珍惜和使用自己的政治权利。

    大学必修政治课,请教我如何做好公民!

分享到:
成品油定价不能让国际市场牵着鼻子跑
问题食品怎能由企业自主召回
一夜暴富的拆迁户一夜输光该怪谁
公职犯罪,多少岁都不奇怪
“红利税”该不该调整
大学政治课请教我如何做好公民
微言快语
死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