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影响

站着常思王国维

王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28日   10 版)

    第一次知道王国维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在考场上绊了我一下。语文考卷里一道填空题,要求填《人间词话》的作者。

    对于小县城的高三理科生我来说,无论是《人间词话》还是王国维,都属于知识的盲点。“国学大师”、“清华四大导师”等名号,更是闻所未闻,远不如我眼前的江边流水和天上浮云真切。在这怪僻的考题面前,我跌倒了,心里总抱怨出题的老师真是莫名其妙,把题出得这么偏。

    很快,我就发现抱怨无济于事。这个叫王国维的人变本加厉,屡屡出现在语文考卷的阅读理解题里,大谈古今成大事者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一介乡野小青年,当时实在无法理解,这些我眼里潦倒文人的愁词怨调,怎么一转眼到他嘴里,就成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看着试卷上的大红叉叉,我的内心一次又一次鄙夷地浮起四个字——“故弄玄虚”。

    话虽如此,我还是硬着头皮啃下了老师指明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因为老师一再强调,考场如战场。而我,只想考个高分。我第一次牢牢记住考卷上那个难缠的王国维,更像是一个遭遇过小挫折的高中生的功利性投机。 

    随着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名工科学生,不再有语文考试,我以为此生与王国维尘缘已尽。现实却再次戏弄了我。

    2001年12月24日下午,我们师生十余人以考察的名义,在清华大学与十余名清华师生座谈后,集体参观清华校园。行至大礼堂和清华学堂,我不禁开始艳羡清华学生能有如此别致的校园。 

    当众人在“行胜于言”的日晷处轮番合影时,我去上厕所,不知不觉竟走到一座斑驳的石碑前。定睛一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高三时痛苦背下的知识,这时派上了用场。怀着“不是冤家不聚首”的心情,我转到背面看碑文。

    看至“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内心的好奇渐渐被沉重所代替;再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则差点儿让我陷入沉思。同伴的呼唤声,让我回过神来。但在抬脚离开石碑那一刻,我已经作出决定——进入这个校园求学。

    当晚在饭店里欢度平安夜,嬉笑着与圣诞老人合影时,我始终因为下午临时作出的决定而心神不宁。人生的轨迹,也从此开始与以往的规划不同。

    回校之后,我在清华招生网站上疯狂寻找喜欢的导师和专业,并选定目标。为一改自己不学无术的叛逆形象,甚至剪去齐肩长发,以示从良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那短短的碑文似乎唤醒了一颗浑浑噩噩的心,让我懵懵懂懂意识到,一味依赖并依附于所受的教育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自由,外表上无论怎样叛逆,都是一种浅薄。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浅薄,我进入清华的初次努力失败了。师友劝我另走他路,但我内心执著地认为,我注定与清华有缘,不然不会无缘无故径直走到王国维纪念碑面前。我只是一再告诉他们,我要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他们无不摇头叹息。

    后来回顾当年的历程,自己才恍然明白,那所谓的“缘分”,不过是困境中所需要的一种心理暗示。对于一个固执的人,想要做成某件事情,哪怕再牵强,也会找到一个借口,苦苦坚持到底。年少无知的我,其实想登上的是清华这个舞台,却把与自己几乎毫无关系的王国维搭成了一级高高的台阶,一脚迈上去,便再也下不来。

    不管怎样,这种牵强得近乎自欺欺人的想法,让我在筋疲力尽之际,在一次又一次跌倒之后,最终站了起来。

    对那个从高中起折磨我多年的王国维,我至今心存感激。如果没有与他的“邂逅”,我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永远不会去思考“独立”和“自由”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于我而言,进清华前,王国维只是一个失落困顿之人寻求绝地逢生的隐秘而牵强的借口;从清华毕业离开时,他已经在我身上留下隐约而微妙的印记。几经权衡后,我决定做记者,因为内心深处想要一份有“独立精神”、可“自由思想”的工作。

    至于能有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自己并没有思考太多。直至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中麻匪头子张麻子的一句话,戳中了我心窝,他说:“站着,把钱挣了!”在我眼里,这不过是对80多年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最具世俗气息的现实解释。不少人做记者,想要的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尽量独立而有尊严地活着。

    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无奈地发现,现实本身就是一个麻匪,悄然劫持了我们的人生,然后静待我们用青春的激情和余生的努力去积攒赎金,当我们步履维艰甚至匍匐着接近交易地点,结果,他撕票了。只剩下目瞪口呆的我们,站在那里喃喃自语:“说好的幸福呢?”

    我们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虽然没有王国维那种勇气,投湖有尊严地死;但我们终归在挣扎和努力,尽力不曾苟且地活。

    一晃10余年过去,我再也没有独自在他纪念碑前伫立,并反思自己在何种程度做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又是否有尊严地活着。倒是国家一再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

    我想,若再去纪念碑前,我会告诉曾被我擅自用来做信念支撑的这位无辜先贤,我这些年,“钱,没怎么挣着,人,还勉强站着”。而只要站着,我便常会想起他。

王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3月28日 10 版

医学生之死
站着常思王国维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