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4月0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记者视点

别把民营养老机构挡在门外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唐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05日   11 版)

    近期,有调查显示,北京城区的养老院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被调查的数十家公办养老院,目前均床位已满,数百人排号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第一社会福利院有7000多人排号,“老人要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一份提案称,中国正经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78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3.26%。然而,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养老服务能力更为不足。

    到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人到400万人,届时,大约5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如果按照预计,到2020年,其中的4%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至少将有14万名老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如此庞大的需求需要政府加大养老保险和养老投入。但是,如果仅仅靠政府的努力,无疑是杯水车薪,还应当让民营养老企业发力,养老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目前,由于人口流动的加速与独生子女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渐渐失去可行性,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社会提供专业的养老机构。“公家的,放心。”大多数人选择养老机构时首先想到的都是公办养老院,认为公办养老院设施完善、服务齐全、收费合理,更重要的是一般都在市区内,“突然发病,送医院抢救都快”。因此,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同时,民营养老院的入住率却并不高。

    据调查,在广州,78家民营养老机构拥有床位1.6万张。然而,等着进公立养老机构的人排起长队,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却并不理想。一些人不愿选择民营养老院有自己的理由:一些民营养老院的收费太高,调查显示,有的民营养老院每月收费高达数万元,这让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承受不了;价格低廉的养老院又让人不放心,有的养老院甚至处于居无定所、难以维持开支的状态。2011年12月,洛阳市某敬老院被房东断电停水。院长刘女士称,当时敬老院还住有20多位老人。由于未找到合适的地方搬迁,她开设的敬老院不但被房东断电,而且水也被停了。目前,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民营养老院在经营上遇到困难的情况。广州市社会福利协会理事、侨颐养老院院长刘丽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民营养老机构成本上涨的压力,在行业内普遍存在。

    《2010年上海社会福利工作年报》显示,“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养老机构投入经费总额累计36.06亿元。其中,社会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由2007年的62.2%持续降至2010年的18.6%。可以看出,在供求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积极性并不高,反而呈下降趋势。

    显然,要发展好社会养老,政府应当出台激励民间养老企业的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机构的建设中来,给民办养老机构多些便利。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将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培育扶持,采取民办公助等形式,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支持其发展。此外,在土地使用的优先选择权、政府组织的志愿者服务以及慈善机构的对接等方面,社会都应该为民营养老院敞开大门。

    对待老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良心指数。多一些制度性的人文关怀,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每一个老人能体面养老,应该是这个社会应有的担当和不懈的追求。除了公办养老院需要继续增大投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有效资源外,记者同时也呼吁,别把民营养老机构挡在社会养老的门外。民政部门应该对民营养老院进行有效的政策扶持,提高民营养老院的质量,完善民营养老院的管理,提高性价比,让更多人可以选择和利用民营养老院的资源,以解决迫在眉睫的养老问题。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唐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4月05日 11 版

别把民营养老机构挡在门外
魏立刚:艺术品市场乱象谁之过
小剧场话剧为何被“拍砖”
给农民工的孩子增添生活的色彩
黑瞎子岛启动边防治安管理
重民轻刑现状亟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