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打电话。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当你不想有约时,约会多得打架;可当你寂寞时,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共进晚餐的人。
他不想回家,想找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这个简单的要求,突然变得无比艰难。沉默从什么时候开始?是那一天,她又在唠叨他为什么把车停在楼下,而不是停在小区附近大超市的免费停车场?还是那天,他坐在沙发上看书,她脸上涂满白花花的面膜靠过来,他像受到惊吓似地躲开?
原先总有说不完的话,时间被贪得无厌的小偷偷走,永远不够用。他对她讲的一切都充满兴趣——不管是西单商场的返券促销,还是公交车上,本该她坐的位子被人抢走,现在,总是看着电脑或者电视,哼哈着表示自己在听絮叨。
她也在打电话,问他这个月的房贷还了没。正好在银行附近办事,她想就手把贷款还了。就这么easy,可电话里的答复却让事情变得复杂。他在揣测她如此问话的缘由,迅速想好了怎样应对责难和质问。可是,那句“你还知道家里有贷款”的冷嘲热讽还没来得及说,她就挂了电话。
她觉得,跟他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对方的理解偏偏是另一回事儿,两个人像是在不同的星球上,使用不同的语言。于是,越来越不爱说话。沉默的好处不仅在于避免说错话,更在于节省精力——懂得,不必多说;不懂,说了也白说。很多时候的诉说,都是表错了情。
40多岁的“精英男”在网上征婚,条件只有一个:找一个可以随时说话的人。这被很多人笑话,若非残疾,谁不会说话呀。可当“精英男”问:你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一个愿意听你说话的人,同时,你又想把所有的话都讲给她听,而且,她随时随地会出现在你身边时?众人无语。
当年,妻妾成群的皇帝,之所以偏爱某个妃子,原因不过是“朕想跟你说说话”。说话,多简单的事儿,却成了情感世界里弥足珍贵的“可遇不可求”。往往,不管是热闹里的寂寞,还是孤单里的感伤,都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在爱情的最初,我们都以为遇到了那个心心相印的人,因为心有灵犀,彼此相知,才“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可是,走着走着,突然就发现,身边的那个人,竟成熟悉的陌生人,你不再懂他,他也不再了解你。
不错,你们每天都在说话,可这里头,除了不得不回答,可有可无、敷衍了事之外,有多少话是真正想说,而对方又感兴趣的呢?
如若一场马拉松赛,跑着跑着,就有人掉队。在某个拐弯处,见不到伴侣的身影,回头已难,终点尚远,不免经受折磨。
爱的长久,不是因为激情,而是因为懂得。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人性的弱点,也决定了喜新厌旧在某种意义上的必然。而真正的懂得,或者说长久的依恋,是在不同的时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并及时给予回应。出现于对方眼前的,总有变化和欣喜。
打一个比方,你坐公交车,需要知道坐几路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而自驾出游时,你必须能够在各种路况条件下驾驭你的SUV,熟悉沿途线路,从容应对意外。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可能一成不变,公交车上的你们,讨论的可能是换乘地点;越野车上的你们,研究的则是哪里有加油站。忽视了这种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需求变化,不免发生错位,陷入互不相知的窘境。
婚姻这场双人舞中,只有了解彼此的意愿,才能配合对方的舞步,进而调整速度方向,进退有度。共舞者之间的对话,传递的时常是某种心理诉求。我们在向对方表达某个意思之时,潜意识里会对对方如何回应有所期许。如果它不是你想要的,不被理解和懂得的失望,会油然而生。
爱人们分手,时常因为“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真正难以满足的“想要”,不是具体的某个东西,或者某件事,而是心理上的需求。我们想要寻找的另一半,其实就是那个真正懂你的人。从他(她)身上,你能看到另一个自己,他(她)能够随着你的改变而调整自己,和你一起成长。
都需要一个相依相伴的人,一起经历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庸——它们是感情生活的真实构成,却无法让爱鲜活长久。不然,日日面对柴米油盐的两个人,也不至于半路离弃。所谓的神仙眷侣,不是不识人间烟火,而是留有一些心境和空间,不被庸常的日子所占满。
情感需求通常变幻无常,难以捉摸。找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其实是在寻找不断变化的内心的相知相通。它可能是静默无语,可能是一个微笑,也可能是温暖的拥抱。什么话都可以不说,但是彼此懂得。
这种懂得,是情感世界里最深的依赖,无法割舍,难以抗拒。姜育恒在歌里轻声诉说:或许,你就像烟,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这才明白,戒烟容易,戒你太难。
一段持久的感情,不只是你能替他做某些事,满足他的某些要求,而是你的存在于他而言,不仅是习惯,更是心理上无法戒除的“瘾”——你知道他的内心,变化莫测中,总能与之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