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事件观

谁令监管的尺子朝短夕长

付雁南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11日   09 版)

    同一把监管的尺子,相隔一个月的时间,两次丈量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丈量的对象,是在保健品市场上受到热捧的螺旋藻产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加强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监督检查的通知》中,市面上销售的10多种螺旋藻产品,被检测出重金属铅、砷、汞含量“不合格”。其中一些产品,甚至来自知名的上市企业,并且在国内占据着骄人的市场份额。

    尽管直到一个月后的3月28日,这一下发给各地食药监局的“内部通知”才经由媒体的报道为人知晓,但市场仍然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一家被通报的公司迅速停盘,并在复盘后股价大跌;更多消费者在微博上抱怨,自己出于孝心给父母买的保健品变成“毒品”,“真坑人”。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次调查以《保健食品国家标准》为标尺,自然足够令人信服。

    可剧情却很快发生了逆转。仅仅两天时间后,国家食药监局公布了一组“最新抽检结果”。在这一次的“丈量”中,原先“黑名单”上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仅剩下一家,而剩余12种原本超标的产品,这一回全部安全过关。

    产品还是那些产品,只是丈量它们的“尺子”变了。根据媒体的报道,新一轮的抽检中,铅含量的合格标准由每千克低于0.5毫克上升为原来的4倍,因此,在两次相隔一个月的检查中,原本超标近200%的产品,才能摇身一变,被宣告为“合格”。

    行政调查结果如此朝令夕改——多亏了“国家标准”这把朝短夕长的尺子。

    作为食品药品的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的更改并非总如此惹人非议。4年前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曾经直接推动了国家乳品安全新标准的出台;2010年,卫生部还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负责有关标准的清理和修订。

    可在这场关于螺旋藻产品的监管中,标准的改变却没有足够的调查、证据,也缺乏相应的程序,因此并不那么令人信服。食药监局的负责人解释说,做成药片的螺旋藻产品,因为原料浓缩,重金属含量的标准本来就应适当提高。可媒体记者却从《保健食品国家标准》中明明白白地看到,除了“固体饮料”和“胶囊”,其他剂型“一律以0.5作为评判标准”。

    你能看到其中荒谬的场景:原本应当像钢尺一样坚硬、准确的国家标准,在这里却多了些弹性的空间,需要降低标准的时候,可以用力压扁,想要提升标准,只要轻轻拉伸。甚至可以想见,如果你的产品出现问题,也不用忙着改变配方、提升质量,或者担心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你只要想想办法,调整一下这把尺子。

    这样一把“灵活”的尺子,谁都看得见它的便捷,却未必看得见它的危险。

    一些人开始怀疑在背后“改变尺子”的力量。人们猜测这两次结果迥异的调查里“背后的故事”,传言在互联网上不断蔓延。

    一些人因此而愤怒不满。一个辽宁沈阳的女士在微博上说,自己刚给孩子买了4盒螺旋藻,看到新闻说重金属超标,就打算“扔掉自认倒霉”,结果现在发现,它们又重新安全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们到底能不能吃?”这位生气的母亲写道。

    更多的普通人在这样的变化里一头雾水、手足无措。事关入口的食品、药品,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弄清真相之前,尽量远离这些保健品,“改吃蔬菜和水果”。

    可以预见,在此之后,就像许多次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一样,商家可以调整配方,上市新产品,行政机构也可以重新发布新的检查结果,但他们都无法给予普通人渴求的“真相”。当行政监管的标准可以随意更改时,人们对于整个行业的信任,已经连同维系市场的规范一起破碎了。

    在许多朝令夕改的故事之后,我们都曾经见过那把朝短夕长的尺子。毕竟,想要迅速化解危机,想要快捷地解决问题,在那些粗暴的逻辑里,总有人青睐这样一把“方便”的尺子。

    然而,想要击垮公众的信任,一把面目模糊的尺子已经足够了。

分享到:
谁令监管的尺子朝短夕长
互助献血变味儿了吗
榜样向左,偶像向右
新闻眼